佛山新闻网讯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年智报道:5月12日,南海区召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现场会,总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阶段性成果与经验,通过选树典型方式,为产业发展提振信心,全力推动南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提速换挡。
在产业发展的赛道上,南海正以“双线”战略左右开弓,一方面加速15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聚焦18个特色产业发展,剑指特色产业总规模过万亿目标。
传统特色产业集群是南海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早在2022年,南海区就发出“动员令”,全面支持7个镇(街道)加快推进13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22年到2024年,13个传统产业新增培育超900家“四上”企业,规上(限上)企业总产值(总营收)由不足6600亿元跃升至超7700亿元,累计增长15%以上。
今年,南海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将大沥盐步内衣、里水印刷包装纳入重点转型行业。至此,南海重点转型产业扩容至15个。
与此同时,大会对拟出台的《南海区“聚力提速”特色产业发展协同推进工作方案》进行解读,提出锚定18个特色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以南海特色产业总规模过万亿为目标,建立起全区聚力提速协调发展机制,力求在产业赛道上实现新突破。
18个特色产业分别为:水上文旅经济、赛事演艺、氢能、电力、安全应急、机器人、新型显示、新材料、低空经济、无人驾驶、人工智能、银发经济、甜蜜经济、生物医药健康、人力资源服务、食品康养、宠物经济、循环经济。
为鼓励更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大会向丹灶钧和五金智谷等7个园区授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称号,向佛山市立笙纺织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授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称号,并举行企业入园、智转数改、融资授信合作等系列签约仪式,同步发布南海区有色金属产业绿色转型工作路径和重点任务,多维度为产业升级赋能。
“各级各部门要找准切入点、突破口,以‘人文+科技’驱动产业升级模式变革。”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强调,传统产业大有可为,必须进一步强化转的信心与决心;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必须进一步提升转的速度与力度;转型发展时不我待,必须进一步壮大转的声势与合力。
(编辑:黄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