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百年 粤来粤好】佛山携手凉山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2021-02-26 来源:佛山日报

  2月25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全国,春日的大凉山里,男女老幼皆为之欢呼,千里之外的佛山人民,与世界一道为之骄傲——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会上,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以下简称“佛山工作组”)荣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踏平坎坷,终成大道。

  作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被认为是影响四川乃至全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控制性因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佛山与凉山,因为一种担当、责任与情缘,紧紧联系在一起。

  4年多来,佛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义无反顾地扛起重担、冲锋在前,成功助力凉山州1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072个贫困村退出,105.2万贫困人口脱贫。

  这片中国工农红军与凉山彝族同胞“彝海结盟”的土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革,昂首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庄严承诺:凉山不脱贫,我们不收兵!

  时间的指针回拨到2016年7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强调要切实做好新形势下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

  就在“银川会议”召开后不到一个月,佛山市接过对口凉山扶贫协作的重大使命。彼时,凉山有17个县市,佛山挑起了对口帮扶11个国家级贫困县的重任。

  2016年8月8日晚,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奔赴凉山,从时任粤川两省省委书记手中接过对口凉山扶贫协作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鲁毅承诺:义不容辞,把凉山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全力以赴,谱写新时代的“彝海结盟”!

  回到佛山后,佛山市委、市政府迅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扶贫协作工作组的人员选派,从市区两级干部中择优挑选,最终确定7名同志组成了佛山工作组。

  尽管扶贫干部已有思想准备,但当佛山工作组抵达凉山深入凉山腹地,映入眼帘的贫穷还是让他们深深震撼:许多贫困村土坯房比例高达七八成,没有功能分区,人畜混居、卫生状况极差,有的人家里连一张凳子也没有,家徒四壁。

  “想到红军长征中刘伯承与彝族头人小叶丹歃血为盟的历史,回忆起彝族同胞对中国革命作出的重要贡献,再看到眼前的景象,佛山干部们暗自立下誓言:‘凉山不脱贫,我们不收兵!’”时任佛山工作组组长葛承书说。

  事实上,凉山贫困问题极具特殊性、脱贫攻坚极具艰巨性。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曾指出,一方面,贫困量大面宽程度深;另一方面,“精神扶贫”绝非一日之功。特别是大凉山彝区、木里藏区是从奴隶社会、封建农奴制社会“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区”,群众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不少群众不懂汉语、劳动技能单一、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

  化压力为动力,越是艰难越向前。

  4年多来,对口帮扶凉山州资金始终是佛山每年第一季度的优先保障项目。2016年以来,佛山市拨付的帮扶资金逐年递增,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24.5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64.62%。

  在前方,佛山工作组探索形成了“一核多极、合力并进”的工作模式:“核”是指驻凉山州府西昌市的工作组本部,“极”是指凉山州11个贫困县的各驻县工作小组。通过集中办公、统一管理、统一部署,佛山累计选派的51名党政干部、472名专业技术人才,以打造“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示范”为目标,在大凉山深处向着一处处贫困堡垒发起冲锋。

  “在扶贫协作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中央要求、凉山所需、佛山所能’,既发挥我们的优势,也充分发挥当地的主体积极性。”佛山市政协副主席、佛山工作组组长毛永天说。

  垒土成山,汇水成河。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帮扶力量推动下,凉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

  ——甘洛、雷波、盐源、木里等4个县于2020年2月成功摘帽,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美姑县等7个县于2020年11月16日经四川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凉山州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

  至此,佛山对口帮扶凉山的11个贫困县全部清零。

  攻坚克难:打造全国扶贫协作示范

  立春时节,大凉山深处的甘洛县蓼坪乡清水村春和日暖。群山脚下的村庄,一栋栋独具特色的小洋楼、整齐排列的太阳能路灯与规范建设的田园错落有致,加上标准化的党群服务中心、幼教点、医务室、文化室,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几年前,清水村还是高寒山区的代名词,被称为“老高山”。村里大多数人住的是泥土搭建的“巴巴房”,55岁的山友花还记得每逢下雨时屋子四处漏水、彻夜难眠,小孙孙总说:“奶奶,外头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我们怎么过哦?”

  如今,这样的居住环境在凉山州已经一去不复返。

  进驻凉山以来,佛山将安全住房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佛山工作组与当地干部一道,翻山越岭,从选址规划到破土动工,从监督工程质量、进度到实现搬迁,大家付出百倍努力,将埋头苦干、精益求精、改革创新的“佛山功夫”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直接投入6.4亿元援助资金,援建10314套安全住房,41813名贫困户、边缘易致贫户住上了安全住房。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中国路径,也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佛山行动。

  面对对口凉山扶贫协作这项党中央和粤川两省交给佛山市的重大政治任务,佛山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中央要求、凉山所需、佛山所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动员整合全市资源,汇聚起对口帮扶的强大合力。

  佛山是制造业大市,凉山劳动力充裕,将凉山的贫困劳动力输出到佛山务工,是增收脱贫最直接见效的办法。然而,起初两地合办的大型劳务招聘会,现场来的人不少,能到佛山稳定就业的就寥寥无几。佛山工作组带着疑问,走村入户、外出取经,层层剥茧,最终发现问题症结——原来凉山劳务输出主要依靠劳务中介,而佛山企业用工主要由政府统一组织解决,佛山企业不用与劳务中介直接打交道。

  要打通梗阻不能完全依靠市场!确定思路后,佛山先后出台23份劳务协作政策文件,拿出就业扶贫资金2.26亿元,政策惠及稳岗、社保、交通、疫情防控等多方面。

  木里县地处横断山脉中段,境内山峦重叠,地势险峻。为了送政策上门,“劳务队长”佛山驻木里县干部柯茂池挨家挨户讲解,多次遇险。一次进村途中,由于道路正在施工,他只能跟着两个当地干部手脚并用、互相协作一步步翻过一个陡峭的山崖口。途中,突然有一块碎石向柯茂池滚来,幸亏另一人眼疾手快,用手及时拨开了石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洒落的汗水,终会浇灌出美丽的花朵。4年多来,佛山已组织向广东省输出凉山籍务工人员42489人,其中贫困劳动力36670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如何让贫瘠土地长出“金疙瘩”?

  佛山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长远之计来抓。对在凉山投资的广东企业按照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奖补,对招收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的企业给予500元/人/月的用工补助。

  基于凉山州在农业旅游、种植养殖方面的资源优势,在越西县大瑞镇,佛山南海-凉山越西现代农业(苹果)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将苹果卖进了粤港澳大湾区;在喜德县鲁基乡,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园可为全乡997户4190名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约800元; 在木里县的“药王谷”,长期种植土豆、荞麦的土地上,长出了漫山遍野高附加值的中药材……

  据统计,佛山已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4.64亿元用于产业扶贫,支持凉山11个贫困县发展184个产业项目,引导96家企业投资74.83亿元。佛凉共建的31个农(林)业园区,已形成有典型示范作用、初具产业集聚效应的园区载体。

  一个个产业载体如雨后春笋般在凉山大地涌现,为凉山未来产业兴旺、稳定增收的崭新图景打下了扎实根基。

  薪火相传: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凉山脱贫的梦想照进现实,捷报也频频传来。

  自2017年国家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考核以来,佛山市在每年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中均获得“好”的等次,2019年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2020年获“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21年,佛山工作组更是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殊荣。

  国务院扶贫办原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曾如此评价: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在全国最为主动、行动最快,并寄望佛山打造“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样板”,为全国作示范。

  广东省扶贫办专职副主任梁健用“四个最”形容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是最令人信赖、最有战斗力、取得成绩最明显、形象最好的一支队伍!”

  走过一段攻城拔寨、布满艰辛的非凡历程,如今的凉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片片崭新的佛山援建新村拔地而起;一批批凉山务工人员前往佛山稳定就业;

  一车车凉山农特产品源源不断输往珠三角;

  一家家广东企业来到凉山投资兴业……

  回望4年多的历程,佛山人怀着初心使命来到凉山,爬过最高的山,啃下最硬的“骨头”,用青春和汗水在贫瘠的大地浇灌出一朵朵金色的索玛花。留给凉山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是取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在劳务协作中,佛山实施援建新村“领头雁计划”,组织各方专家精心安排课程培训援建新村第一书记139名、致富带头人1238名。25岁的海来普铁就是顺德厨师学院“粤菜师傅”精准扶贫班的学员之一。学成归来后,他的思源生态农庄在当地创业基金的帮助下开张了,每月营收近20万元。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村集体经济也入股农庄。从“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到“一人带头致富,身边人创业就业”。

  在教育帮扶中,佛山在凉山州建立佛山普通高中教学示范点,在盐源中学设立的“佛山班”,从佛山选派骨干教师,以组团的方式全面负责“佛山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当地掀起一股教学改革热潮。“佛山班”学生黄英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考上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当老师,为家乡作贡献。

  在医疗帮扶中,佛山五家优质三甲医院组团式帮扶喜德县人民医院,先后协助医院新成立了急诊科、ICU、新生儿科、眼科、血透室、病理科、泌尿外科等基础科室,累计开展各类医疗新技术、新业务100多项,通过手把手的培训,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逐渐成形。

  长期以来,佛山工作组内强素质、严格管理、高效运作,务实进取、奋力开拓、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给凉山人民也留下了深刻印象。看着扶贫干部起早贪黑,频繁下乡,凉山本地公务司机队伍中就最先传开:“这就是佛山速度!”

  共同工作这几年,凉山州发改委重点项目办主任王俊杰印象最深的是佛山工作组实干、苦干的作风。他回忆,自己曾跟佛山工作组连续3个月下乡检查安全住房建设进度,没有休息一天。经常在车上备着泡面、馒头,吃完就立即投入工作。这些都激励着凉山干部与佛山干部一起“佛凉同心,其利断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全面奔小康之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更需要攻坚克难的“精气神”。薪火相传,凉山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图景已经徐徐展开。

 

  文/佛山日报记者黄碧云、刘伟、路帅

(责任编辑:杨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