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番中顺中心县委:珠江抗战的中流砥柱

发布时间:2021-04-22 来源:佛山日报

  沿着顺德区北滘镇西海二支工业大道北二路行走,可以看到一处整饰一新的厂房在众多工厂中尤为显眼。厂房外,几名游客兴致勃勃地探寻那段隐藏在工业园区的红色历史。

  81年前,这里是一处茅屋,中共南(海)番(禺)中(山)顺(德)中心县委(以下简称“南番中顺中心县委”)在此宣告成立。它的建立,不仅让南海、番禺、中山、顺德各县的党组织和各人民武装抗战队伍有了新的统一领导机构,同时挫灭了日伪军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整个珠三角人民的抗战士气,成为珠江抗战的中流砥柱。

  壮大发展抗日武装力量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到了最艰难的时刻。同年6月,中共广东省委为加强珠江三角洲武装斗争的领导,决定在珠江敌后建立“南番中顺中心县委”,统一领导南番中顺各县地方党组织和人民抗日武装。同月,南番中顺中心县委在西海诞生。

  成立后,南番中顺中心县委即在顺德县西海乡桔围陈九家里召开会议,分析了敌后抗日战争的形势,着重讨论研究了贯彻长期积蓄力量的方针。

  之后,南番中顺中心县委认真贯彻执行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各项基本政策,在放手发动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抗日,积极扩大人民抗日武装、发展共产党组织的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统战工作,争取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作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同盟者。

  随着抗日战争进入胶着状态,中共中央尤为关心广东敌后抗日武装斗争的开展。

  此时,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担任大队政委的谢立全和大队长谢斌接受了党中央下达的一项新任务:到广东敌后去!时逢广东省委正在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从各地抽调挑选党员骨干,建立抗日根据地。“二谢”的到来,犹如一场及时雨,不久后被广东省委分配到西海开展珠江敌后工作,任南番中顺中心县委委员,负责军事工作。

  同年9月,南番中顺中心县委又在顺德县西海乡桔围召开会议。会议决定以林锵云领导的顺德抗日游击队为基础,从中山、番禺抽调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组成独立第一中队,编入广游二支队,由南番中顺中心县委直接领导,用这支武装影响、改造广游二支队,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谢立全、谢斌分别担任广游二支队司令部教官、参谋。

  同年10月,广游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在番禺县沙湾成立,紧接着进行了一个多月军政训练。11月13日,独立第一中队首次经受住较大战斗的考验,在与1000多名伪军作战时,成功击退伪军10次冲锋,缴获步枪10余支。

  随着番禺县、南海县形势恶化,广游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第二大队转移到顺德。为了使部队能在顺德立足,南番中顺中心县委和广游二支队司令部决定建立以西海为中心的抗日游击基地,同时进一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壮大队伍力量。

  1941年7月上旬,广游二支队司令部对部队进行整编,将部队编为3个中队和1个警卫小队。为提高部队指战员的军事理论基础和武装斗争经验,南番中顺中心县委和驻西海的广游二支队司令部还在顺德横岸袁氏大宗祠举办军政干部培训班,提高学员的政治觉悟、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增强部队的战斗力。

  团结西海村民以弱胜强

  在南番中顺中心县委和广游二支队司令部的领导下,广游二支队驻西海部队先后取得4次抗击大批日伪军进犯的胜利。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轰动珠江三角洲的战役“西海大捷”。

  1941年10月17日,驻番禺、顺德伪军第四十旅七十九团、八十团、补充一团及伪护沙总队等共2000余人,兵分三路水陆并进,疯狂地向顺德西海抗日基地进犯。在那时,只有敌军八分之一兵力的广游二支队与广大西海村民群情激奋,充分利用西海地区河涌、鱼塘纵横交错的优势地形,分散成若干小分队,埋伏在堤围、鱼塘、稻田处,伏击在蔗林、蕉林里,由晨至暮袭扰敌人,待敌人疲倦后对敌实施反击,最终大获全胜。

  这场战役以独立第一中队伤亡各1人的微小代价,共歼灭伪军1个团,击溃2个团和1个护沙总队,击毙伪军前线代理总指挥、副团长祁宝林以下200余人,俘110余人,缴获长短枪450余支、轻机枪5挺、子弹1万余发,成为珠江敌后抗战以来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

  随着敌伪加紧对珠江地区“扫荡”“清剿”,斗争日益艰苦。

  1943年3月,面对严峻形势,为全力支援反“清剿”战争,中共广东省临委决定成立南(海)、番(禺)、中(山)、顺(德)临时工作委员会,壮大珠江地区党组织力量,开展游击战争,并指示部队与地方党组织要严格分开,县市党组织改设特派员制,采取单线联系,不发生横向关系。

  同月,南番中顺中心县委撤销,南(海)番(禺)中(山)顺(德)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

  作为珠江敌后抗战的核心力量,南番中顺中心县委推动各县地方党的组织和各抗日武装互相支持、密切配合,使珠江三角洲成为广东敌后抗日的重要战场之一。

  

  文/佛山日报记者 郑奕纯

(责任编辑:何燕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