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春运:人数少了,责任更重了

发布时间:2021-01-28 来源:未来网

  一年一度的“春运”即将拉开帷幕。

  与往年的“喧嚣”相比,今年则“冷清”许多。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全国春运期间发送旅客在17亿人次左右,日均差不多4000万人次,比2019年要下降4成多,比2020年增加一成多。日前,铁路部门表示,春运节前车票的预售较往年同期下降近6成,预计全国铁路春运客流将下调至2.96亿人次。

  春运人数大幅减少,受疫情影响,也是各地“非必要不出行”“就地过年”倡导下的必然。这说明“就地过年”正在形成一种共识,比起流动的风险和亲人的团员,人们选择了以更为安全的方式度过这个春节。

  我们也看到,虽然春运人数减少,但仍然有数亿人次的出行,尤其是疫情下的大规模流动,对交通运输部门来说,责任一点也不小。据全国铁道团委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路已有超过20万名95后青年奋战在铁路一线,为旅客出行保驾护航。其实,这样的坚守不止在春运,也在平平常常的每一天,只是春运让这种“默默无闻”显性化了。

  如何减少流动过程中人员的接触,如何以更为科学的部署、科技的手段,让整个出行安全、平稳、有序,考验交通运输部门的智慧担当。以铁路为例,为备战2021年春运,长三角铁路部门推出不需要“近身”接触的智能无人安检机、智能红外线“测温门”、低密度“分散式”候乘车环境等等,提升出行服务供给,让归途更温馨。对于站车疫情防控,铁路部门也明确表示,采取更严格的防控措施,严格落实通风换气、卫生保洁、日常消毒等预防性措施,严格实施旅客体温检测,引导旅客全程佩戴口罩。

  今年的春运,没有了“一票难求”的焦灼,却多了些疫情影响的沉重。有些人选择“就地过年”,也有一些人选择“回家团圆”,这是传统文化使然,也是社会治理的温情所在。有人说,春运不仅是一年中最繁忙的出行高峰,也是观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最佳窗口。

  对于留下来“就地过年”的,当地应当做好慰问与关怀措施,让他们能感觉到“年味与温暖”;对于“返乡人员”,做好流动过程中的各项预防措施,责任很重。让“返乡人员”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安全;让“就地过年”的人,留得下,留住心,留住乡愁,是这个“特别”的春运带给我们的思考。而“一动一静”的春运背后,彰显社会治理的辩证逻辑。

  作者:陆玄同

(责任编辑:关霭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