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谢海青: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

发布时间:2021-02-02 来源:佛山新闻网

  佛山新闻网讯 政协第十二届佛山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2月3日至4日召开。市政协委员谢海青聚焦垃圾分类问题,提出《关于推进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他在提案中表示,加强垃圾综合治理、推进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工作,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破解城市精细化管理难题的重要环节,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百年大计。

  但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及社会动员的良性互动。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各级行政机关部门要各履其职,牵头部门要在点、线、面等各层面按照标准、规范和要求抓好督导检查,积极做好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工作,高质量推进,更快更好地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精细管理工作目标。

  他提出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一、精确归责,有效落实各方主体责任。

  按照“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从垃圾产源头精确划分垃圾主体责任。首先,要完善垃圾分类奖惩制度。目前“二次分拣”为主的分类模式治标不治本,不利于从源头培养公民环境意识,与绿色发展、低碳社会等战略相背离,急需通过精细化管理手段,建立奖惩并重的垃圾分类制度。其次,要转变垃圾收费方式。可改变目前的间接统一收费方式,建立超量加价、减量奖励的个性化直接收费机制,解决源头减量问题。收费标准应根据垃圾处理成本、居民收入、财政补贴等因素合理确定,专款专用于完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另外,还要明确各类企业对商品所属垃圾源头告知的责任。如强制企业在包装上注明商品各部分的垃圾分类方法,让其承担相应的宣教义务。

  二、精准衔接,保障制度、设备、人员全流程顺畅运行。

  各级政府和各责任主体,要设置专门的垃圾分类管理部门和责任人,负责制定分类标准、分类作业规范等,以推动转变“重末端、轻前端”的垃圾管理模式,实现关口前移,切实调动起公众、物业、企业等参与垃圾分类管理的积极性。在垃圾分类、回收、运输、处理等环节要实现制度、设备、人员无缝精准衔接,形成环环相扣的全流程分类处理产业链。在垃圾强制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不同类别垃圾不同时间、地点的回收制度,确保各类垃圾“不落地”。

  三、精密部署,有效统筹上层设计战略与因地制宜策略。

  目前垃圾分类处理与再生资源利用的“两网融合”为垃圾分类治理提供了良好转型契机,应从上层进行精密部署,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加紧制定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标准和低值可回收物补助政策,推进垃圾资源化协同处置基地和设施建设。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回收”的作用,通过APP、自动回收机等方式,促进传统回收行业转型升级,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同时,要科学把握上层设计与因地制宜的关系,采取“因地制宜+精细化”的管理办法,切实可行地为每个社区量身定制了特有方案,形成“一小区一方案”的工作模式,落实三类人员工作职责。一是落实居民区工作职责。在居民区垃圾分类第一线工作中,要根据本小区垃圾分类方案中工作手册上的职责任务积极落实小区内垃圾分类工作。二是落实物业公司工作职责。在业主委员会的监督指导下,物业公司负责落实分类驳运设施设备、基础环卫设施、保洁员培训等。三是落实巡查员工作职责。组建专业巡查队伍,居民区每周一次巡查,形成周报,相关职能部门及居民区将检查到的问题落实整改,每月对整改情况进行一次排名。定期分析发现的问题,建立通报机制。

  四、精益管理,借力PPP促进垃圾分类处理提速提质。

  引入市场机制,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专业化、创新式运营,提高垃圾分类效率。主管部门在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等标准、规范的基础上,要鼓励企业以PPP等多种形式参与垃圾分类管理,加大在厨余垃圾及其他再生资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力度,参与相关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

  五、精益求精,党建引领做好标准示范。

  明确老旧无物业小区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主体,加快建立适合其特点的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联系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运营公司三方建立党支部,形成联动机制,把共同治理作为出发点,破解老旧无物业小区治理难题。加强基层社区服务力量,加强社工、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提升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抓好从前端分类、中端收运到末端处理各个环节体系建设,全链条发力,闭环式管理,用智能化手段探索垃圾分类长效常态管理。

  六、精心教育,要让垃圾分类的意识深入人心。

  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从解决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开始,再到引导居民准确投放,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使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开设垃圾分类小课堂,对学生开展垃圾分类教育活动,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日常教育中。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让孩子们成为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志愿者,影响和监督家长一起参与垃圾分类。

(责任编辑:杨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