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小议】售价499元加高额运费,卡“红线”的月饼算不算天价?

2022-08-30 14:47 来源:佛山新闻网

临近中秋,月饼又成了市场热议话题。近期多部门出台了对“天价”月饼的监管措施,还提出了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实行重点监管。于是,网上多了很多标价499元的月饼礼盒。生产企业生产一块网红奶黄流心月饼,带包装的出厂价6元不到,添加了诸如鲍鱼、燕窝等馅料的月饼也就比其贵1到2元——这意味着,今年那些卡着500元监管“红线”定价的499元月饼礼盒,尽管不在红线外,但其实仍是天价月饼。

新闻网月饼

口味丰富的各式月饼。/佛山新闻网实习记者刘瑜茗摄

精选留言

恭喜以下20条留言获选为优秀留言,获得稿费30元~

1.@A珍珍

又是“月饼刺客”,每逢中秋佳节,商场、网络各出奇招。如今月饼被限制价格不高于500元,但是有些品牌还是抬高价位,用邮费绑架消费者。中秋是传统佳节,送礼佳品自然少不了,倘若亲朋好友远在异地,就只能邮寄送到,消费者只好接受并付出昂贵的邮费,真是有苦说不出,毕竟自己不可能亲自上门送礼。每逢佳节倍思亲,传统节日却变味了,月饼也吃不香。希望有关部门多加强对月饼品质和快递邮费监督管理。

2.@LiLi

刚好最近收到了一盒鲍鱼蛋黄月饼,其口味确实与传统的五仁、豆沙、莲蓉味的月饼有些不同,但是它也只不过是在用料上有小创新,加了一点鲍鱼而已。我和家人更喜欢吃传统的五仁、莲蓉月饼。中秋节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寓意全家团圆。月饼过度包装,都会影响月饼的成本,也不利于绿色低碳生活。整治“天价”月饼问题,让月饼回归传统文化本源,营造健康、理性、节俭的社会风尚,是非常有必要的。

3.@Ad art

小时候除了春节,最喜欢的就是中秋节,因为有月饼吃。那时候的月饼,“朴实无华”,料真价实,好吃不贵。我非常怀念以前月饼的味道,那是朴实,是团圆,是快乐的滋味。后来的“天价”月饼,以及今年新出的卡“红线”月饼,都让月饼失去了味道。月饼是用来吃的,而不是用来炒作的。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美食,过中秋,吃月饼,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月饼的价值远远高于它的价格,还原月饼的价值,而不是变相的提高它的价格。我希望以后中秋节还能吃到小时候那种月饼,还能吃出那个味道。

4.@温暖你心

最近出现了炒作“茅台月饼”,价格竟然高达700多元,实在是不可思议!

月饼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炫的,更不能沦为腐败道具。针对“天价”等违规问题,需要政府持续加大整治力度,刹住这股歪风。

8月初,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联合表示,对月饼过度包装将进行消费监督。从政府及时出台政策的做法和速度之快,值得赞赏!政策引导资本市场在月饼这样成本低、毛利高的产品上规范开发、合理销售宣传,体现政府对民生关心的社会热点、切身利益高度关注,也对不规范市场行为能及时监督。

心中装着人民,人民才会支持拥护!

5.@郑铿志

月饼是应节食品,过了中秋,恐怕没有什么人会心心念念天天想吃吧?月饼的价值,恰是中秋这一中国传统节日赋予的,没有文化和情感的因素在里边,月饼就是一件普通的食品、商品。商品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盒月饼的价值严重虚高,背离商品价值,要么是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所致,要么是扭曲的市场行为引起。如今市场上月饼充足,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事出反常必有妖,妖在哪里?这需要有关部门和媒体深挖,是炒作也好、腐败也罢,一查到底拔出根子,让月饼回归市场经济范畴而非投机游戏工具。说一千道一万,月饼始终是一件应节的大众食品,与其天价招骂,不如回归大众,因为群众认可的才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6.@小玉

接近中秋,过度包装的“天价”月饼引起监督部门的重点关注。在各大平台看到卡“红线”(售价在499元上下)的月饼,虽说原料不同,价格有差异,但其实也属天价。甚至有些卡“红线”月饼的售价差不多是成本的10倍,价格远远脱离其价值。因此,今年我采购月饼,就直接放弃选择这些天价月饼。作为地道的广东人,我首选广式月饼,双黄莲蓉和五仁月饼,每盒在100元上下,性价比高,少量品尝,老少皆宜。

个别商家换着花样炒作月饼价格,这些不仅背离了传统文化本源,还造成奢靡浪费,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只有消费者真正调整好心态,理性消费,提高警惕,才能更好让商家将心思放在提高月饼质量上,做出更适合当下消费需求、健康又好吃的月饼。

7.@飞黄腾达

“天价”月饼,和过其它西方节日一样,其实都是商家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大肆宣传炒作的结果,然后商家从中获利。造成这样的结果,消费者难道不是“助力”之一吗?消费者本身就是“助燃剂”,就算商家怎样推出“天价”商品,没有消费市场,这种怪现象还有生存空间吗?所以,杜绝这种现象,最有效的手段是消费者理性消费、明智消费。“天价”月饼造成攀比风、容易滋生腐败,与我国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

8.@P i n g

过节需要仪式感,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一家团聚品尝月饼,享受天伦之乐。物美价廉的月饼,可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天价”月饼现象背离了传统文化本源,助长了奢靡浪费,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异化成为利益输送和腐败的载体。

9.@雪糖的

自古团圆“无价”宝,今朝月饼”天价”高。中秋来临,却被499.99元标价的月饼盖住了“月”的光芒。商家巧妙地利用尾数定价,来逃避监管防线。我本人不会购买这些天价月饼,但对一些收入较高的群体来说,有一定的市场,除了送礼有“面”,还另有他用,比如某奢侈品牌的月饼盒可以当首饰盒等等。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谓是不切实用,从宏观层面来说,过度包装浪费资源,让环境承受更多压力。总之,市场是消费者和生产者,经营者共同构成的,多方平衡,有效管理,才不会被扰乱。我们说天价月饼“送”的是人心,八月十五“聚”的是真情,何不一杯茶香露出七分月色,一缕清幽聚集四海家人!

10.@薇薇

中秋节,月饼是标配。现在月饼更多是一种体现节日气氛的时令食品,我更加注重口感和品质,不会太在意其包装和外观,而之前那种“买椟还珠”式的过度包装和搭售的销售模式,已经不被认可了。我买月饼还是从口味出发,自己喜欢就和家人朋友分享下,不会太在意包装是否豪华,也更加看重性价比了。我好产品应该在商品本身的品质,而不在包装等其他因素上,这对于商家来说,其实是一个练好内功的机会。

11.@韦小宝

月饼没有错,错的是天价把月饼变了“味”。

众所周知,中秋节吃月饼寓意着阖家团圆,是我国传统节日民间一种习俗,承载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八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们,还记得小时候吃月饼情景吗?那时的月饼包装简洁,月饼馅是传统的手工馅料。那时不管家境怎样,中秋那天都要吃着月饼,围在家人身旁,看着圆圆的月亮,听着母亲讲述月亮里嫦娥的故事,真是好惬意,脸上写满了幸福。如今由鲍鱼,龙虾,海参等名贵馅料的天价月饼的出现,却让人们忘记了月饼的传统文化内涵,月饼也成为了高档的奢侈食品。笔者个人认为,首先要把月饼消费理念回归到月饼的本质,就是中秋节的一种文化习俗,没必要去追求和消费高价月饼,没有需求就没天价。

12.@云

国家打击“天价”月饼,出台各种政策。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卡“红线”月饼、高额运费、线下销售,不少商家通过这些方式变相提高月饼价格,种种现象实在是让人寒心。卡“红线”月饼表面上是没有超过500元的监管红线,但实际上也远远高于成本价格。用些所谓的高档食材,弄个精美的包装礼盒,各种噱头,五花八门,花里胡哨,层出不穷。导致中秋都变了味,月饼也失去了它本身的内涵。

月饼是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一种中秋节美食,讲究的是礼轻情意重,期盼的是人月两团圆。

“天价”月饼,卡“红线”月饼,此风不可长,切莫盲目追求奢华、助长不正之风。合理定价,理性消费,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

13.@Jiefi�

首先,我认为售价499元、卡“红线”的月饼属于天价月饼。生产成本并不高的月饼之所以被卖得如此昂贵,是因为近年来,月饼的口味变得更多样化,厂家为了让广大市民有更多选择,就在月饼中加入所谓的高档食材,如鲍鱼、燕窝、榴莲等,随之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抬高月饼的价格。随着月饼的市场价不断被提高,连普通口味的月饼也借机炒高价。

最后,我认为月吃饼本是中秋节的习俗,如月圆一般象征阖家团圆,却被厂家们为了高价出售,扭曲吃月饼的本意,改变外形添加各种材料弄成大家“吃不起”的样子,完全就是大可不必。

14.@王晓琦

一盒小小的月饼,承载大大的乡愁。天价月饼要不得,我认为相关部门限制月饼价格的措施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非常应该的。推动月饼回归传统文化本源,市民应身体力行,媒体也应加强倡导引领。目前热销的100元至200元之间的月饼礼盒,包装和内容已经很精致,送人自用两相宜;还有不少按块出售的散装月饼,也足以陪伴消费者赏月品茗。生产干干净净的月饼,买的人放心,吃的人踏实,这才是月饼该有的模样。我们应拒绝“天价月饼”,让月饼的乡愁“味道”不变味,不过期!

15.@Monica Zheng

前有雪糕刺客,后有月饼刺客。如果市场上会出现该类产品,不排除是在迎合部分消费者的“口味”。

从健康的市场来说,月饼作为中秋节的送礼必备佳品,消费者不应为了追求“天价”,而为毛利虚高的产品买单。    

在这里呼吁广大群众理性消费,让“天价”月饼无法在市场占据份额,让生产成本并不高的月饼回归到合理的市场价格。

16.@曾不留行

个人认为整治月饼市场乱象,重点不应仅仅关注价格,而应该关注质量和价格是否相符,是否有虚假宣传。毕竟价格贵的也可能货真价实,价格低的也可能假冒伪劣。如果把精力都花在打击某个价位以上的月饼,无疑让更多商家可以钻空子,纷纷定价500以下,以求逃避监管。其实只要没有虚假宣传,货真价实,月饼价格高不高,消费者自有判断。

17.@细细

先有“雪糕刺客”而后有“月饼刺客”。中秋节购买月饼一般送礼居多,所以越来越多的月饼产品开始在包装方面下功夫,卖的不是月饼,而是包装。一个月饼的原料成本可能只有十几元,但是巨大的包装却成了月饼成本当中最高的一项。从成本来看,包装已然成为了“月饼刺客”涨价的理由。我们吃的是月饼,不是包装,不应该为这些“包装”埋单的。

18.@小老虎

解决“天价”月饼,要以问题为导向,找到根本原因。

我认为归根结底,是我们自己把这些传统节日简单化,甚至商业化了。是我们正在冷落了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我们忽视甚至失去了关于传统节日的民俗知识,我们正在淡忘节日带给我们的仪式感和敬畏感,人们就是吃吃月饼,节日成了“舌尖上的表演”,“天价月饼”“人情月饼”更让中秋变了味。

因此,我呼吁——让我们共同抵制天价月饼,去除传统节日“空心化”现象,共同守护“月饼文化”精神载体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亲情和友情,赋予传统以时代的意义和价值,天上月圆,月下饼圆,让家国团圆梦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只有这样,才能让天价月饼轻装上阵,回归本源!

19.@JohnTT

月饼好吃不在包装,月饼有品也不在混搭。如果让月饼承载不该承载的东西,不仅变味,还会闹心,任由这样发展下去,更会败坏社会风气。让月饼回归食品属性,既能吃得安心,还能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

20.@Jieζ

月饼原本是留下来的传统,是对一段深情的馈赠,因为过度消费,过度包装,月饼演变为“身价百倍”的节日形式。当中秋佳节过后,却发现月饼到处有打“四折”“二折”“一折”的。“过度消费,消化不良”的原因让月饼“地位”一贬再贬,其实我们需要接受的是月饼可以“贵”的地方,“贵”在传统文化的传承,“贵”在亲情、友情的扎根,“贵”在一家人可以共团圆…而不只是形式上的,这是继“雪糕刺客”后,需要避免的年复一年的“月饼刺客”问题。要记住:让传统在健康的途径上保持本色,拒绝让负载在金钱上的传统形式变成一种“畸形”的文化美。

更多留言

1.@喵富

均价几十元的月饼能卖到几百,限价之后也卖到499元甚至还搭配百元的运费,我觉得这算天价了,我是不会买的。

月饼本身是平平无奇一块饼,最原始的意义是在月圆之夜寄托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与亲友相聚的欢乐之情,但是现在已经有些变味了,一些月饼包装变得无比豪华,但月饼还是那块月饼、这个时候,仿佛吃的就是月饼外面的那几层包装,比的就是外面的包装谁更豪华、里面的馅谁更贵重,成为了攀比的一个工具,商家由此发现商机,不断增进包装,抬高月饼价格以获取厚利,把均价几十的月饼宣传得就像在说“此饼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获得无数攀比者的“厚爱”。

看到一句话,月饼是拿来吃的,不是拿来炫的,我觉得非常在理,如果月饼成为了炫富攀比的工具,那么中秋节的意义也将逐渐消散。月饼是寄托思念和欢乐团聚的,而不是比谁送的高档的,“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送月饼不是唯价格论,而是价格对得起品质且不偏离,再者,心意放在首位,真正的亲朋好友不是在乎你买的是不是高档东西、这份东西能不能显示出高档,而是在乎你是否有这份心意。

中秋节,人到,情意到。

2.@暖暖的兔

对于市场出现卡“红线”天价月饼事件,我是强烈谴责的。商家为了避踩政策法规的红线,使出了“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的招数,以无限接近规定不能超出的价格定价,可谓机关算尽、可恶至极。商家的“耍小聪明”操作挑战的是法律的严肃,将法律当儿戏。为了利益毫无道德底线可言,硬生生地将月饼价格顶到了“天花板”,伤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社会负面影响甚大。还有这些不良风气容易“传染”,一家店铺行如此“狡猾”的操作,其它店铺纷纷效仿,严重的扰乱了市场公平公正的秩序。工商管理部门是时候重拳出击了,以严打态势震慑这些“顶风作案”的违法商家。可以从重处罚的就得从重处罚,绝不能姑息。市民也要积极举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只有增加“黑心”商家的违法成本,才能使月饼回归到其应有的正常价位,市民才能享受到物有所值的月饼。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律的红线绝不能触碰,若带着侥幸心理去“碰瓷”法律,注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3.@마효동

我觉得天价月饼合情但不一定合理。就像有人会追求炫富,住别墅,生活奢靡一样。高价甚至天价的月饼似乎才能代表他的身份一样。商家制造噱头,抓住这一点消费心理赚钱引导也是合情。商家只不过通过馅料和包装的噱头,来赚钱。治理“天价”月饼有助于消费者回归理性消费。“买得实惠、吃得放心”是我们整个社会对食品的本质要求。作为消费者应自觉摒弃浮夸虚荣、攀比浪费的心理,回归理性消费。月饼,是千百年来富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食品,寻常百姓皆可享用。

4.@天行健

奢华的包装、珍稀的食材、高价的搭售已严重偏离月饼节日食品的本质,打击“天价”月饼,是为了让月饼消费更理性、健康、有序,同时亦是为了让月饼行业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其实,月饼应该回归普通节日食品的本质,回想起年少时几块钱一筒的月饼,既好吃又便宜,那才是真正的节日食品应有的本质属性,回归本源才是最重要的价值追求。

5.@剑试天下

我本人喜欢吃月饼,在没时间吃早餐的情况下,拿上一个月饼就走也不失为上策!

但是,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近两年越来越多的馅料创新满足了好些年轻人的口味,有人为它买单,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天价月饼的存在,不是因为成本提高的有多大,而是满足一些人送礼的需求而已,毕竟送一盒几十元的月饼,哪有送几百上千的看上去高档?所以,出台整治天价月饼,既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也是对理性消费求实消费观的践行。

正所谓,礼轻情意重,中秋还是讲究团圆,月是故乡明,过节只要能回家,能够好好地和父母亲人一起度过佳节,总好过人不见踪影只送上一盒所谓的天价月饼来得好!


更多内容:售价499元加高额运费,卡“红线”的月饼算不算天价?| 来评有礼

*版权声明:留言均为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涉及版权问题均由留言者负责。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佛山网评

(编辑:黄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