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好人谭志明:诚信经营 坚守传统扎狮50载

2023-05-31 17:36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谭志明50多年来坚持诚实守信经营,追求做高品质传统狮头。/受访者供图

将在水中浸泡七天七夜晾干后的竹篾,用软纱纸扎成竹架,再经过扎狮框、顶嘴竹、中竹、扎额、加密竹等八大工序,连接起约1800个接点,一个狮头才能扎成。这项传统扎狮技艺,有人从少年到白头,坚守了50多年。

  他就是高明扎狮的代表人物,拥有百年历史的大胜利狮行的第三代传承人——谭志明。50多年来,他诚实守信经营,严格坚守传统工艺,坚持做高品质的传统狮头。他制作的传统狮头货美价廉,拥有良好的口碑。近年来,谭志明先后获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明好人、首届“高明工匠”、2022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等荣誉称号。

  严守传统工艺 坚持做高品质产品

  每天上午8时左右,年过七旬的谭志明都会到自家竹林里查看,这里种植的都是韧性上好的扎狮原材料。谭志明是明城镇明阳七社村人,从10多岁起便接触纸扎行业。别人糊纸用料只有2~3层,他会用5层,而且每一个连接点都保证牢固可靠。因此,他扎的狮头非常耐用。

  “狮头的扎点有1800个,骨架完成需要10~12天,完全完成要22天。”谭志明说,“我一直坚持做自己的品牌,确保狮头质量。即使收益少点,也仍然会这样做。”

  明城镇作为香港“狮王”世家夏国璋的故乡,龙狮文化尤为浓厚。在此带动下,明城扎狮行业同样兴盛。从清朝开始,谭志明家族一直从事扎狮、花灯、花炮等纸扎手艺。兴盛时期,狮行在当时作为县城的明城大街上占了5个铺面,员工近50人。

  从事纸扎行业50多年,谭志明始终坚守职业道德, 甘坐“冷板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不偷工减料,严格坚守传统工艺,坚持做高品质的传统狮头。他制作的传统狮头货美价廉,产品远销佛山周边城市,甚至港澳台地区。

  为了追求品质,谭志明每年坐车到200多公里外的梧州,为的就是采购最好的扎狮用的糊纸。“手工制作扎狮,比较生动、灵活,且轻便。因为手工扎可以用纱纸,用机器做就没有这么轻便。”谭志明说,“扎狮对我来说是职业也是爱好。如果现在有人说喜欢这行,我会全心全意传授。”

  为保证狮头品质 宁愿婉拒订单

  扎狮头是一件慢工出细活的手艺。泡竹篾要七天七夜,扎好狮头要等其风干,糊纸要糊一层干一层,才能继续糊下一层,彩绘更要用心细描……像谭志明这样的熟手师傅,也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做好一个狮头,一年最多产出12个。一个狮头的制成,需要扎狮人不急不躁的耐心和时间沉淀。

  要扎一只好狮头,首先是要选好材料。谭志明扎狮选用的竹,取自其家族世代种植在半山上的竹林,韧性上好。将竹砍下清理竹叶后,谭志明会用削竹刀,将竹子按狮头的不同型号和规格,开削成精细均匀、平滑的竹篾。竹篾开好后要在水中浸泡七天七夜后再晾干,以增强韧性和达到防虫防蛀的作用。准备好竹篾后,接下来要做的是用软纱纸扎竹架,这是扎狮手艺中最关键的步骤。扎一个狮头,需要经历扎狮框、顶嘴竹、中竹(定型)、扎额、加密竹、扎嘴、扎鼻、扎腮共八大工序,约1800个连接点。如何保证扎出来的狮头左右对称、结构稳固、形态生动、比例合适,这完全依赖于扎狮手艺人的技术。

  近年来,他婉拒了不少订单。一方面是因为年龄渐长,体力跟不上;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对制作狮头有高度的责任感,要求出自他手的狮头必须是质量上乘、牢固耐用,不愿意为了多接单而偷工减料、缩减工期。

  作为祖传三代的扎狮手艺,不仅是谭志明家族的荣耀,也是高明一个重要文化符号。为了推广和传承高明扎狮,暑假期间,谭志明工作室组织青少年参与扎狮培训活动,希望借此吸引年轻一代了解传承传统手工技艺,让传统扎狮手艺代代相传。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崔锦玥

(编辑:黄银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