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佛山以“江湖聚势·山水共创”为号角,在顺德美的万豪酒店吹响了文旅生态大会的集结号。这场大会并非常规议程的堆叠,而是佛山这座工业大市向文旅新大陆发起的一场战略远征。佛山正以非凡魄力将散落各处的山水人文明珠串成一条璀璨的价值链,目标直指“山水佛山 文武双全”的城市超级IP,让文旅产业成为支撑城市未来的坚实支柱。
佛山此番文旅大动作,是作为制造业重镇转型升级的时代之需。当传统产业面临发展瓶颈,文旅产业以其强大的融合能力与绿色属性,成为城市再生的核心引擎。2024年佛山旅游收入达643.62亿元,同比增长21.4%;今年“五一”假期游客量与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9%和15.7%,这些亮眼数据,印证了文旅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佛山文旅产业若真能如规划所言跃升为“支柱产业”,其意义已远超经济数字本身——它将是佛山从“世界工厂”向宜居、宜业、宜游“全能之城”华丽转身的关键一步。文旅在此刻被赋予的是“再造一个新佛山”的澎湃动能与历史使命。
战略支点:从“工业锈带”到“山水秀场”的基因重构
在空间重构激活资源禀赋方面,佛山以“四山两江”为骨架,划定了20个核心镇街与12个联动区的空间布局,通过五大核心片区提档升级行动,将孤立的工业地标转化为文商旅融合区。支持佛山古镇、南风古灶片区打造文商旅融合区,推动环西樵山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顺德欢乐海岸PLUS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种全域协同模式,本质上是将城市空间从“生产主导”转向“生活体验”的价值重构。
在产业融合释放消费潜能方面,制造业基因并未被抛弃,而是通过“文旅+”战略焕发新生。工业锈带焕新、空置资产盘活等专项行动,让旧厂房变身为青年艺术街区;八大业态项目签约落地,涵盖文商旅融合、户外运动、水系旅游等多元领域。数据显示,自去年旅发大会以来,全市签约、动工、投产文旅项目达130个,印证了市场对佛山文旅转型的信心。
品牌锻造:山水与文武的双螺旋基因
自然与人文的有机融合,61条精品线路覆盖非遗、生态、工业等九大主题,让游客在西樵山的云雾间感受武术魂,在东平河的碧波里触摸陶瓷韵。这种“刚柔相济”的城市气质,正是“山水佛山 文武双全”IP的独特魅力。
年轻化叙事将打通传播链路,品牌传播计划以八大活动构建新媒体矩阵,全球短视频大赛、《有功夫来佛山》微短剧、本土网红培育等,佛山正用Z世代语言重塑千年商埠形象。“佛山掌门人”品牌的发布与15个特色集聚区授牌,更让垂虹社区、苏岗美食咖啡区等成为流量入口,实现从“官方宣传”到“民间共创”的传播升维。
机制创新:从政府主导到市场共舞的范式突破
主理人经济将激活市场细胞,首批授牌的“佛山掌门人”特色集聚区,标志着佛山文旅进入“空间赋能+主理人运营”的新阶段。美食主理人、陶艺传承者、潮玩设计师等多元主体,在N2青年街区等空间里,以热爱激活传统,用创新连接市场。这种“政府搭台、市场唱戏”的模式,让文旅产业从输血式扶持转向造血式成长。
产教融合是筑牢人才的根基,政校企三方签署文旅产教合作计划,推动高校智慧与市场需求对接;《招商热力图》全球发布,吸引资本布局新业态——人才与资本的双轮驱动,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活水。而130个文旅项目的签约动工,更彰显了“四山两江”战略的市场号召力。
展望与希冀:从规划图到实景图的攻坚之路
当西樵山、皂幕山、顺峰山、南丹山的云雾与西北两江的江水连成一片,当南拳的铿锵在古灶旁回荡,佛山制造的钢筋铁骨间正悄然生长出新的诗意。佛山文旅大会的深远意义,恰在于这座工业大城以山水为经、文武为纬,奋力织就发展新图景的果敢突围。
文旅产业在此刻被赋予的使命,是撬动城市价值重构的支点。当山水与人文共振、传统与现代交融,佛山不仅是在打造旅游目的地,更是在锻造面向未来的城市新基因——一种让经济活水与文化深流共舞的永续动力。
然而,从“规划图”迈向“实景图”的征程中,佛山仍需直面三重挑战。一是生态保护与开发强度的平衡,“四山两江”的开发需严守生态红线,避免过度商业化侵蚀自然本底。低空旅游航线开辟、水上巴士布局等项目,应建立环境影响动态评估机制,确保“山水为脉”的初心不被稀释。二是主理人经济的可持续性,首批15个“掌门人”集聚区需要政策持续赋能。建议设立文旅创新基金,对小微主理人提供孵化支持;建立非遗传承人与商业运营者的对接平台,防止文化资源被符号化消费。三是区域协同与利益共享,20个核心镇街与12个联动区的“双核驱动”需破解行政壁垒。可探索门票分成、品牌联营等机制,避免热门景区虹吸周边资源,真正实现“核心引领、全域共荣”。
江湖聚势,山水共创——佛山这场文旅突围的本质,是在“制造业立市”的基因中植入“诗意栖居”的密码。三年行动方案的每个目标,都是佛山向“山水都市”蜕变的刻度。2025年建成文旅产业资源库、引入30个亿元项目;2027年客流量突破7000万、收入超750亿——当这些数字落地为顺峰山公园的鱼灯巡游、叠滘龙舟赛的呐喊、岭南天地咖啡馆的香气,一座城市的灵魂才能真正鲜活。
佛山文旅的终极愿景,在我看来,一定是以“山水佛山 文武双全”的IP为支点,撬动一座工业城市的文艺复兴。若成功,它为中国制造业重镇提供的不仅是一条转型路径,更是一份关于“人类如何在机器轰鸣中安放身心”的岭南答卷。
文/陈荣彪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佛山新闻网的文章均系佛山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佛山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梁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