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资”改革背后的“三水铁军”

2023-01-31 11:47 来源:佛山日报

进入小程序“三水三资”,“交易大厅”里一个个项目或在进行紧张竞投,或接受投资者的浏览。后台处,三水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蓝洁玉和同事目不转睛,快速准确审核每个待“上架”项目。近期,每天都有超40宗项目在佛山(三水)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交易。

  十天攻坚,从无到有搭建区级交易平台;百日奋进,不到4个月时间成功完成超600宗资产交易……作为试点,三水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打响了一场“闪电战”,打赢了一场“攻坚战”,推动改革向纵深推进。

  一次复杂的改革如何在10天内搭建起“四梁八柱”?啃下“硬骨头”的“三水铁军”是如何炼成的?记者走进三水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服务中心,感受改革的激情与活力。

  十天攻坚从无到有上线区级交易平台

  在小程序“三水三资”上,目前的项目交易档期排到了1月12日,汇集了三水各村待竞投的鱼塘、土地等村集体资产。蓝洁玉和同事不敢松懈加紧审核,让更多项目尽早上线,被更多竞投人“围观”。

  去年8月18日以前,蓝洁玉在南山镇公共资源交易所工作。那时,佛山农村集体资产交易以线下竞投为主,分散在各镇街公共资源交易所及村级交易站进行交易。

  去年8月17日,三水区被确定为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试点,统一推行区级网上竞投,要求“10天实现区级网上交易试运行”。当晚,三水立即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市、区纪委监委派员驻点督办,三水区“一把手”带头干。

  蓝洁玉等来自机关部门、各镇街公共资源交易所的工作人员被抽调成为工作专班成员。他们面临的任务多是从零开始的挑战:10天成立区级交易平台,同步完成政策文件制定、清产核资、宣讲培训等多项关键工作。每一项都是“硬骨头”。

  “常常是边开会边吃晚饭,这样省时间。”蓝洁玉回忆,到广州黄埔区取经后,工作专班进入连轴运转模式,专班所在的办公大楼常常到凌晨依然灯火通明。

  短短10天,平台系统界面、交易网站、小程序相继建成;引领改革和指导应用平台的“1+N”政策体系文件陆续起草;摸查全区52个涉农村居,选定13个村居试点……改革的“四梁八柱”立了起来。

  “三水和黄埔的情况不同,我们只能借鉴,不能照搬。”蓝洁玉说,从三水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整个改革体系构建过程中,三水做了许多创新。

  例如,针对三水农村零散土地、鱼塘多,“一事一议效率低、成本高”,就采取多个同类项目“批量立项、批量表决、批量申请、分开交易”方式,把同类资产合作一个项目表决,交易则分开进行。

  去年8月26日,佛山(三水)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正式上线;9月5日,佛山市首宗农村集体资产区级线上竞投在平台上成交。

  百日奋进超600宗资产完成交易

  平台上线,只是一个新起点。2022年8月26日,三水以2023年1月全市全面铺开改革为节点,继续倒排工期100天,明确七大类型、71个方面累计数百项任务,涵盖了清产核资、宣传培训等覆盖广、任务重的工作。

  在“三水三资”平台上,每个项目都有详细的项目租赁年限、交易情况明细表等“身份信息”,承诺书、合同样本等附件资料一应俱全。竞投者、发包方更便捷了,却对各村居工作人员要求更高了。

  过去十年间,村干部习惯了线下公开竞投模式,线上填写信息较少。“刚开始常有信息不规范要退件修改的情况。”新平台刚上线时,三水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唐燕婷一上午只能审核两到三个项目,更多的时间,她都在与上传者沟通修改资料,“有的改了又改,出现了抵触情绪”。

  只有让村民、村干部都理解改革,用好新系统,改革才能破冰。

  2022年8月底开始,一支支宣讲小分队开始进村入户,成员有党校老师、乡贤、村干部等,他们向村民讲解为什么改、怎么改,手把手教村干部如何使用新平台。

  11月中旬,蓝洁玉、唐燕婷等人根据常见问题,制定了一套平台使用的视频“说明书”。从填写各类表格,到上传材料等细节和步骤,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清楚。“我们听了一遍又一遍,不停地讨论细节,包括用什么样的通俗语言,一有更好方案就重新录制,保证让所有年龄层的人都听得懂。”蓝洁玉说。

  多种方法多管齐下,村干部们逐渐适应了新平台。2022年11月下旬开始,平台每周交易量超过100宗;12月5日以来,每天交易量超过40宗。截至12月22日,距离首个项目上线仅百余日,全区已完成621宗资产交易。

  平台背后,大家依然忙碌。如今,蓝洁玉、唐燕婷等工作人员都忙着查漏补缺,完善平台功能,优化文件细节,他们希望能在全市铺开改革中贡献更全面的三水经验。


文/佛山日报记者黄妙哲

通讯员/佛纪宣、三农宣


(编辑:黄银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