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发布《新时期三水区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2023-05-10 15:20 来源:佛山日报

近日,一份重磅报告出炉——《新时期三水区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俯瞰佛高区三水园。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澍摄

这是三水首次对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状况展开全方位调研,包括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现状、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短板以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产业工人队伍的需求等进行调研。

  《报告》由三水区总工会协同广东财经大学共同完成。调研历时三个月,走访了826家企业,派发了1.4万份调查问卷,最终形成一份近2万字的材料。

  调查显示,截至2022年底,三水区产业工人超过43万人,对比2016年增长了55%,产业工人队伍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产业工人是经济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当下,坚持制造业当家的三水,正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也呼唤着一支更高素质的劳动大军。

  《报告》通过一组组翔实的数据,勾勒出一幅幅细致、真实的产业工人“画像”,必将为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提供数据、理论支撑,为政府更精准地服务工人以及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现状  

  产业工人超40万高技能人才缺乏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三水区产业工人达到430542人,对比2016年的277757人,增长了55%。

  从产业分布来看,第二产业工人数量最多,人数为357020,占比82.92%,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占比13.71%、3.36%。

  从职业分布来看,生产一线操作工人占比45%,其余依次为行政、客服、销售等普通职员占比21%,技能技术人员占比14%,服务员、快递、保安等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比7.6%。

  从性别、年龄结构来看,三水产业工人队伍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61.4:38.6;绝大多数产业工人正处于劳动年龄的黄金时期,31~40岁之间的产业工人占比高达41.25%,其次是21~30岁年龄段的产业工人,占比为25.04%。

  从地域分布来看,三水区产业工人来源呈现区域化特点,来自省内的产业工人占比为47.09%,省外产业工人最多的来源地为广西,占比10.85%,其余依次为湖南、重庆、四川、福建等。

  《报告》认为,“十三五”期间,三水区产业工人队伍规模不断壮大,技能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数量增长速度平缓。但同时存在职业技能人才素质和企业需求不相匹配的情况,高端技术工人需求缺口居高不下。

  根据《报告》,三水产业工人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7年,大专、高职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产业工人比例为39.5%,拥有技师及以上职称的产业工人仅占9.4%,这种情况难以适应发展“4+2”产业体系的需要。

  经调查,34.26%的企业表示目前最紧缺的人才类型是技术类人员,51.45%的企业在员工管理上面临着技术、熟练工人短缺的挑战,26.39%的企业认为本单位的产业工人技术技能素质现状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状况不相适应。

  《报告》认为,三水区实现从三水速度向三水质量、三水产品向三水品牌、三水制造向三水创造、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过程中,人才供给需要实现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工程师红利”的跃升。

  因此,如何通过教育培养、技能培训等方式来壮大技能人才队伍进而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是目前三水区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需求  

  超80%产业工人希望提高工资水平

  三水还对产业工人的权益保障情况、流失与招工情况、职业技能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在产业工人流失的调研中,大多数企业存在员工流失现象,只有15%的企业在过去的一年中没有员工流失。三大流失原因包括,产业工人工资水平较低、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行业发展前景不好。

  《报告》显示,三水产业工人收入水平偏低,70%以上的一线操作工人2021年度月收入在5000元及以下,年收入低于60000元,低于佛山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超80%的产业工人希望提高工资水平。

  此外,免费体检、工作餐、大病救助、培训机会、困难救助等也是产业工人的热门需求,如60.71%的产业工人希望能够接受教育培训,且多数产业工人表示,希望边干边学,师傅手把手带或者是利用工作业余时间学习。

  根据《报告》,此次接受调研的826家企业中,27%的企业有自办技工培训学校或其他技能培训机构,过半企业表示没有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积极性,73%的企业认为技术工人技能素质现状与企业发展状况相适应。

  此外,根据《报告》,六成左右的企业和产业工人表示,三水生产、生活、生态和营商环境有较强的吸引力。

  50.74%的产业工人希望能够融入城市,新生代产业工人特别是农民工期待能够公平享受到与城市产业工人、市民同样的城市待遇,真正成为新市民。

  企业则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如提供产业工人子女教育、落户购房补贴资金等,为产业工人在三水安居乐业创造条件。

  《报告》认为,“互联网+”新业态对传统企业组织和劳动关系影响也十分值得关注。在一项就业意愿的调查中,38.65%的产业工人表达了加入新业态就业的意愿。

  这表明,产业工人的就业理念、能力结构、学习方式、就业形态等也随之改变,许多就业者不再追求铁饭碗式稳定的就业,而更愿意从事灵活性与自主程度高的工作。

  《报告》认为,新业态的发展将改善就业结构,社会将逐步减少对一般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对高技能技术人才的依赖。

  对策  

  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制造业是三水的立区之本、强区之基。高质量推进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三水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一支规模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

  要实现产业工人与城市深度融合、相互成就,就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竞争环境和更多的政策支持。近年来,三水区致敬劳动者的表彰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重点向产业工人倾斜。

  2018年,三水首次为淼城英才、淼城工匠命名,今年,更是将劳模、工匠子女入学纳入教育优待政策范围内,用实实在在的优待给足产业工人认同感。

  三水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报告》的出台,摸清了三水产业工人的底数,翔实的内容为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提供数据、理论支撑,为政府更精准地服务工人以及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接下来,三水区总工会将用好《报告》,全面落实《新时期佛山市三水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建设新生代产业工人友好型城市,打造一支创新意识突出、实践技能高超、职业素养过硬的职业技能人才队伍。

  具体而言,区总工会将实施“技能强区,创新三水”战略,构建多维度多类型的技能人才创新平台和载体,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新型学徒制”“订单式”“项目制”等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满足产业工人自身发展需求。

  同时,三水区总工会还将持续优化产业工人权益保障体系和激励制度,加强对产业工人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维护好产业工人的劳动经济权益,帮助产业工人困难家庭解困脱困,助力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落细落具体,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充分运用社会帮扶资源,提升帮扶的力度和效果。

  此外,三水区总工会还将提升服务产业工人的质效,着力解决产业工人急、难、愁、盼问题,如构建“企业、园区、镇街”圈层式文化服务阵地,推进定制式、订单式特色文化服务,便利产业工人享受更多的文体服务,丰富产业工人精神文化生活。

  一场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行动正在三水紧锣密鼓地开展。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吕小洁

(编辑:陈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