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耕地银行”创新做法入选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

2024-11-07 10:42 来源:佛山日报

佛山新闻网讯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何志勇报道:11月5日,记者获悉,“高明区探索‘耕地银行’推动耕地集约流转”入选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第三批发布的农村土地综合改革专题,显著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

  眼下正是秋收时节,在高明区明城镇的万亩稻田,智能化的收割机来回行驶,稻谷颗粒归仓。几年前,稻田零散分布在不同村民小组的村民手里,水稻种植各自为战,还有部分耕地撂荒,浪费了农业生产资源。

  如何破解“有田无人种”的困境,让“小田变大田”?高明区以明城镇为试点,创新建立以农村土地流转为核心的“耕地银行”机制。“耕地银行”,又称为“土地银行”,指打破固有的田地分界思维,鼓励村民像存钱一样,把土地存进“耕地银行”,破解土地集约难、改造难、流转难、招商难的难题。

  建设“耕地银行”过程中,明城镇牵头成立公有企业主导实施土地收储流转工作。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该镇打破不同村组、农户的地块边界,通过协商流转、公开招标、补偿退出、买断租期等方式,引导村集体、农户“存”入闲散地、撂荒地,交由“土地银行”提质改造为集中连片的现代化农业土地。明城镇顺利构建起“农户(村集体)流转—‘耕地银行’收储建设—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现代农业产业项目)招商”的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  

  明城镇通过试点实施“耕地银行”机制,累计集约土地1.4万余亩,约占全镇耕地流转总面积的1/3。这些流转到“耕地银行”的稻田、鱼塘,均统一按20年年限出租,农户(村集体)可获得的租金较过去有明显提升,且租金每隔几年递增一次。

  土地连片集约,为现代化农业产业项目的落地扫清了最大障碍。目前,明城镇万亩稻田片区已有广东银鹏丝苗米产销一体化加工物流科技园、杰大千亩美丽渔场海鹏预制菜加工等8个超亿元的农业集约化生产项目进驻,利用连片稻田打造了农旅研学品牌,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明城镇新岗村为例,万亩稻田产业项目遍地开花,村集体收入节节高,突破了1000万元大关,村民分红较过去明显上涨。

  接下来,高明全区将在明城镇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加快形成良田集中连片、村庄布局优化、产业集聚发展、生态健康优美的土地保护利用新格局。


(编辑:杜思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