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植树造林成为全民心中常态化的“绿色行动”

2023-03-13 14:07 来源:珠江商报

和风三月暖,植树正当时。3月12日,第45个植树节如约而至。当天,顺德多个镇街开展了植树添绿活动,通过具体实践,进一步引导全民参与城市绿化建设,让优良生态成为“幸福不动产”。

顺德开展2023年全区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义务植树活动。/珠江商报记者陈炳辉摄

与此同时,容桂龙涌口的黄花风铃木悄然盛开,勒流西华村的紫花风铃木也独成一道风景,大良红岗社区的树苗也为美岸增添绿意……一批批在过去几年种下的树苗,已茁壮成长为市民赏花观景的打卡胜地,在微风轻拂、百花盛放之际,道明了顺德高质量推进生态绿化建设的坚定步伐。

据统计,2018-2022年,全区累计新增绿地面积约2.31万亩,市域森林覆盖率提升3.06%,达到38.97%,森林面积、森林储积量持续增长,森林公园、桥下公园等生态公园数量稳步增加,为城市增添生态底色。

全民植树,2023年已开展数十场植树活动

开年伊始,勒流众涌村的一群热心长者,花四天时间自发在村内良北公园停车场植树,不仅美化了家门口的公共环境,也拉开了顺德2023年全民义务植树的序幕。

2月13日,顺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2023年全省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义务植树活动,共种植树木2250株,种植面积约3.2万平方米,吸引约800人参与。

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顺德各个镇街部门、协会、企业、学校等开展了多场主题丰富的植绿护绿公益活动,如伦教荔村开展的“绿美顺德 青年先行”植树活动、顺德区卫生健康局等联合举行的岭南鲜药种植活动、大良街道基层团组织动员近300名青少年学生、志愿者完成的植树行动等。种一棵树的意义,仿佛不再是植树节特别的庆祝方式,而是深入顺德人民心中的一项亮眼的“生态行动”。

热火朝天的添绿行动中,全民义务尽责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在大良“物业城市”试点,社区居民不仅亲手种下了一棵棵乔木,还能在种植完成后挂上“专属”铭牌,并获授“植绿护绿之家”荣誉证书,每组植树家庭还被赠送用于记录乔木养护及树木成长情况的相册,增强市民获得感与幸福感。

大良“物业城市”运营单位、顺德城资负责人表示,拿到成长相册的家庭即为树木认领人,可以扫描相册中的云报事二维码反馈小树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便于后台即使收到信息并处理,通过“认领”的方式将市民与园林绿植“绑定”,调动大家关注城市园林绿化问题,参与城市共建。

市民正在石洛涌岸边种植土沉香。/珠江商报记者林安迪摄

推窗见景,树苗开花成为拍照打卡点

每到春季,容桂四基河堤的数百棵黄花风铃木成为了市民打卡的热门选择,近看是一个个紧凑的“黄铃铛”挂满枝头,遥看是满眼醉人的艳黄。沿着河堤一路向东,仍有大片黄色花海惹人注目,龙涌口过去一年新种下的树苗也摇曳着“风铃”,仿佛春的信使,悄悄讲述着顺德多年植树造林的成果。

在勒流西华村,蜿蜒优美的河道旁开出了朵朵娇艳欲滴的紫花风铃木,这是勒流社区美岸行动与植树节结合,在2022年种下的新苗,不仅对提升改造空间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也让村民推窗见景,让河岸景观更怡人。

近年来,顺德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重点建设项目为抓手,持续推进自然生态文明建设和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

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市民不仅可以去顺峰山公园、佛山新城滨河景观带等赏花露营、徜徉花海,还能在绿道、村道、河岸旁发现别样景观。每个季节都有适合群众游玩的自然生态景点:春季可赏香气四溢的宫粉紫荆、绚丽的黄花风铃木,夏季可看凤凰花开,秋冬在落羽杉林拍下氛围感满满的大片,在四季轮转间感受顺德的自然之美。

顺峰山公园内,盛放的黄花风铃木为城市增添一抹亮眼的黄色。/珠江商报记者林安迪摄

此外,顺德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12个万亩千亩公园建设,2021年以来,全区累计完成投资约4.6亿元、公园建设项目75个,逐步突出各个公园的特色和特点,打响了万亩千亩公园的“顺德品牌”。

接下来,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还将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实现城乡增绿,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如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春季造林、限桉退桉提质工程等项目,推进城市园林绿化提质增量,持续提升乡村绿化美化环境,积极开展河心岛高质量生态修复,推进滨水绿化景观建设、交通生态廊道和绿道建设等,为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文/珠江商报记者赖珊桦

(编辑:陈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