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向山而行的支教老师许玲,给大山里的孩子“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

2021-09-13 10:02 来源:珠江商报

今年5月,顺德区拉开了结对帮扶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雷山、剑河、三穗四县的序幕,来自乐从镇沙滘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师许玲被选派为台江支教团的老师之一,前往黔东南台江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

“我的耳边总会隐隐响起大山的呼唤,也许,我与大山总归有着不解之缘。”自2020年起,这是许玲第三次踏上向山而行的旅途。而此前,她已两度走进四川凉山州支教。

因地制宜创新教学模式

“2020年5月20日,天气微凉。这是我在四川凉山州冕宁泸沽中学的第一天。高大的校舍、崭新的400米跑道,学生们洋溢的笑容,以及学校广播里播出的“IbelieveIcanfly”,让我不禁对接下来的支教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这是许玲的大凉山《支教日记》中的其中一篇。去年5月,许玲来到大凉山,开启了她的支教生涯。

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大山里的很多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往往缺乏英语学习经历,到了初中零基础接触英语,常常会因为教材难度大、模块单词多,导致难记难学,许多学生上课经常走神,有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面对这样的痛点,有着多年班主任经验的许玲将乐从成熟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将英语知识点拓展延伸为一个个故事,将枯燥的英文阅读变成多元化的趣味学习。同时,利用空余时间向学生讲述顺德美食、乐从历史,激发同学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向往。

“许老师的到来,让我们原本英语倒数的班级的成绩大幅提升,同时她还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讲课思路。”泸沽中学的老师周元说。为了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许玲在课余时间给老师们举办各种主题讲座,更走进50个班级上班会课,分享自己和大学生儿子之间的故事,教导孩子们努力学习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多才多艺的许玲,不仅教授课本知识,也教做人做事的道理。一次讲到王洛宾的《青春舞曲》,当听到“太阳下去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天还是一样的开”的歌词时,许玲告诉学生,青春是生命当中最最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要分秒必争。“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情感渗透,而不仅仅是简单的ABCD。”

点滴善意照亮希望田野

在泸沽中学的日子里,从孩子们、陌生人的身上,许玲看见了很多闪闪发光的品质。洗衣服时,孩子们会踊跃地帮她端着水盆上二楼;上街购物回来,孩子们会热心地帮她将重物一一搬进宿舍;听说她是支教老师,卖花的大嫂会多送一支玫瑰,卖冰粉的姑娘会多加一勺糖,卖李子的小伙子会多抓几颗李子……

而许玲明白,相比乐从镇的教育而言,泸沽中学这所全镇最好的学校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学生们缺乏文具和课外书籍,冬天没有热水洗澡,端午节甚至连粽子都吃不上。

47ef40ab147f46e9ad42d78487694fa5.jpg

许玲为学生留言签名。

随着许玲的大凉山《支教日记》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透过许玲的文字了解到这座大山,以及这里的孩子。200多名同事、好友和粉丝给许玲留言,希望为大山里的孩子出一份力。

不久后,各种学习文具、课外书籍、体育用品、棉衣棉被等,也相继从顺德、佛山、广州、珠海等地送往泸沽中学。许玲的几个朋友还对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孩子们进行一对一的资助,保障他们能够完成初中学业。同时,许玲还发动朋友圈的力量,筹集了5万多元的善款,给97个班级的第一名每人奖励400元。

社会的关爱,远来的帮扶,陌生的祝福,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也点亮了孩子们的梦想。“我以前的梦想就是养活家人,而现在,我的梦想清单似乎又增加了一项,那就是努力争取,亲自去感谢你们,然后成为像你们那样的明灯。”离别之际,在给许玲的留言里,学生骆伍呷写下了自己的梦想。

“小时候,来自大城市的知青们给我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户,现在我有能力了,我也想为山区里的孩子打开一扇知识的窗户。”在乐从这片教育热土,许玲任教已超过23年。同样出生在大山里的许玲,比很多人都懂得,什么是大山的隔绝、贫乏与滞后,也更懂得,唯有知识方能打通隔绝、消弭贫乏和化解滞后。

告别大凉山的孩子,许玲而今又再度向大山出发,身在台江县施洞中学的她,依旧用一个个日常的小故事、小感受、小心得,续写着黔东南《支教日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