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高新区南海园2023年火力全开拼发展,筑牢“制造业当家”大舞台

2023-01-16 17:28 来源:珠江时报

“热血青春二十载,惟有奋斗最精彩。我相信,我们今年一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战绩!”

  1月13日,在佛山高新区南海园管理局2022年总结表彰暨2023年开工大会上,佛山高新区南海园管理局党委书记、南海区委常委乔吉飞一句话鼓足了全局上下的干事激情。

  高企存量增至近1900家、引入超亿元重点产业项目68个、总计划投资额达760亿元、再添3个“院士项目”、出台政策高新团队最高可获1840万元扶持……会议全面回顾了佛山高新区南海园2022一整年工作成绩。在区委区政府和佛高区管委会的领导下,经过区镇园三级的共同努力,南海园在产业招商、科创转化、人才集聚、营商环境以及佛北战新产业园南海片区建设上都结出了累累硕果,体现出南海园的担当、智慧、力量和作为。

  提前部署、率先开工才能争取发展主动权和抢占发展先机。会议还现场发布了佛山高新区南海园2023年重点工作计划,全体参会人员通过扫码聚力的特别方式共同参与开工,展现了南海园局团结一心、抢抓机遇、共同奋战的决心斗志。

  2023年,南海园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聚焦一个目标、两个平台、四大任务的“1+2+4”目标任务,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发扬敢想敢闯敢干敢首创精神,全力以赴“抢”机遇,火力全开“拼”发展,勇创大湾区科创中心和战新产业高地,以“实干、苦干、巧干”争当发展标杆,为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添砖加瓦。

  关键词1 大项目 

  瞄准制造业当家的机遇 专注高新产业招商引资

  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广东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开展“亩均”等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树立制造业当家的鲜明导向。

  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服务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最大优势是制造业,最大抓手也是制造业。而在刚刚结束的南海“两会”中,“制造业”这个关键词也再次成为热点。

  作为带动南海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大引擎,佛山高新区南海园朝着“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战新产业高地”的目标发力,以项目为王,掀起新一轮大招商、招大商热潮,推动高端人才、创新平台和战新产业加快集聚发展,筑牢“制造业当家”大舞台。

  奋勇拼搏,善作有为。在南海园的推动下,2022年,总投资约30亿元的南海粤海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落户并动工,计划打造珠江西岸标杆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南海园全年累计共有68个超亿元重点产业项目签约落户,总计划投资额达760亿元。

  “我们不能做守成者,而是要做创新者、创业者和改革者。”乔吉飞勉励南海园干部说。新的一年,南海园将秉持敢于创新创业的干事氛围和精神,贯彻区委全力打造现代产业高地精神,持续专注高新产业和高端人才招商引智,落实“一平台一园区一产业”建设思路。

  拓宽招商渠道和创新招商模式是南海园强化招商的重要方法。在具体操作上,南海园将深入研究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半导体、智能制造等4个行业大类,紧靠产业化团队政策牵引,借助国内外知名招商机构、咨询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第三方中介机构和产业园区平台,以及充分发挥落户龙头项目的产业链优势等资源力量,打好组合拳,以更大的动作力度开展大招商、大招才。

  同时,坚持以“争第一”的标准,系统梳理高新产业发展图谱和产业地图,挖掘、招引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智能制造和生物药与医疗器械等战新领域的高成长、高技术企业和产业化创新团队,探索高新产业集群建设新路径,发挥“1+4+1”招商模式优势,形成招商引资千帆竞发的升腾景象。

  关键词2 金科产

  锚定高质量发展主线 落实“科技”“金融”两大任务

  南海提出要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以科技创新驱动引领制造业当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促使实业家和投资人相向奔赴。科技赋能和金融服务是南海制造产业转型的一对翅膀。回顾2022年,南海园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金科产融合上用了不少力气,让制造业发展充满活力和生气。

  南海园内共有24个重大科创平台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作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园围绕“高”“新”下功夫,积极引进、推动这样的平台发挥科创引领作用,集聚高端要素,搭建沟通对接桥梁,以创新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2023年,南海园锚定高质量发展主线,定下构建科创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的目标,聚焦“作示范、勇争先”,推动瀚蓝环境研究院、佛山桃园先进制造研究院、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广东中科半导体微纳制造技术研究院等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企业+平台+园区”协同创新模式,引导科研机构瞄准企业所需开展更多应用型研发,加大力度培养一批专业科技经理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南海区创新平台成果在南海园产业化,全年实现30个以上重大创新成果落地。

  同时加快支持园内支柱产业集群和战新产业集群发展配套的高层级科创平台导入,用好清华大学等高校资源,加速科技创新成果对接转化,承接或“移植”北上广深港澳等先进地区科技成果外溢,以空间、资金、技术、人才等完善的要素支撑,形成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和高新产业生态体系的良好闭环。

  而在金融服务方面,南海园抢抓金融机遇,链接投融资机构、基金协会,为投融资机构和企业当“红娘”,加强本土资本与园区项目的常态化高效对接,加速金科产深度融合,通过投贷联动加快金融对接科创资源,与8家银行、10家投资机构合作,实现首批入库扶持企业113家,累计融资金额5亿元。在多方支持下,2022年南海园高企存量增加至近1900家。

  今年,南海园将对接大湾区资本力量,强化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基金导引+投融汇+投贷联动”多元畅通战新产业和资本链接渠道,促进金融资源和科技、产业资源互联互通持续深化。

  “坐而论道不单荒废青春,还会错过历史性的机遇。”乔吉飞表示,定下目标,马上开工、迅速落实才能争取主动!会后的首个工作日,佛高区南海园管理局领导班子带队分头到各大平台、项目、人才团队走访交流。

  关键词3 营商环境

  做优“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 实现人才留得住、项目“加速跑”

  湾区产业高地和科创高地的打造离不开优质营商环境的打造。南海园坚持落实“三走”工作机制,为企业和项目“把脉问需”已成为常态。2021年,南海园管理局就建立了领导干部直联服务企业(项目)工作制度。2022年,根据直联服务企业(项目)工作方案安排,南海园局领导干部带头下沉企业一线,坚持问题导向,严格落实企业走访联系服务制度,协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11项。2022年,落户南海园内的5个百亿元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政策扶持力度也是政府服务企业担当的重要体现。南海园出台《佛山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化创业团队项目落户南海园奖励办法》,项目最高可获市区两级1840万元叠加配套奖励,并立足园内的资源禀赋,积极构筑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服务体系。

  营商环境与人才环境“同频共振”,营商环境向好,人才自然纷至沓来。2022年,南海园全年再添3个“院士项目”;累计引入各类人才3000多人,吸引21个佛高区高技术产业化创业团队落户,占比超81%,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等13个前沿领域。

  2023年,南海园将瞄准高层次创业人才,发挥“政策+平台+服务”磁聚效应,创新人才团队动态评价机制,持续做好人才团队以及项目落地后的跟踪服务,为创业团队发展、项目建设扶上马、送一程,确保人才团队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好,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以南海粤海智能制造产业园为例,南海园在新一年将全面助推该项目加快建设,并设定目标,推进一期工程完成30%工程量以上,意向引进“两高四新”产业项目6个以上。

  关键词4 佛北战新

  全新发展格局成型 干出蓬勃发展新气象

  佛北战新产业园是2022年南海园发展的核心之一。“南海园在工作机制方面做了“指挥部+专班”佛北工作机制的创新探索,特别是推动灯塔产业园纳入市级循环滚动发展事情上,善谋划、敢创新、能坚守,发挥了核心作用。”乔吉飞说。

  据介绍,南海园凝聚发展合力建设佛北南海片区,以“指挥部+专班”工作机制推动6个核心区建设稳步推进。今年,南海园还将通过土地全域整治、政策服务等,按照“错位协同发展”原则,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慧物流等优势产业,积极推进实施佛北产业规划,坚持招大引强与产业生态培育并重,推动形成主导产业清晰、特色优势互补的佛北南海片区战新产业发展格局。

  佛北南海片区的快速建设发展为南海园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格局。“今年,我们要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战新产业高地一个目标,聚焦佛山高新区南海园、佛北战新产业园南海片区两大平台,紧抓人才集聚、科创转化、产业培育和园区建设四大任务,落实1+2+4目标任务,凝心聚力,团结一致,奋力谱写南海园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佛高区南海园管理局局长郭遥宇说。

  新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面对的艰难险阻却不会少。南海园如何拿出大干快上、突围而出的精气神,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气象?

  “人有多团结,路就有多宽广;眼光有多远,梦想就有多近。”郭遥宇提出,南海园管理局上下要“识谂”“识做”,集中智慧一起想,团结力量一起干,坚定发展目标和发力方向,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善于借力,形成合力,“让我们所有许过的诺言都变成事实,所有流过的汗水都写成故事!”

  蓝图绘就,只待奋发!“热血青春二十载,惟有奋斗最精彩。大家要团结一心,放手一拼,用心实干、舍得苦干、学会巧干。”乔吉飞表示,2022年,南海园有担当、有智慧、有力量、有作为,2023年要保持这种奋勇拼搏的干事创业氛围和精神,以“好班子、好队伍、好作风、好做法、好成绩、好身体”为要求,抓住制造业当家、区域协作、财税货币新政出台、改革创新深化的重大机遇,提高站位、强化担当、勇敢创新,再创佳绩。

  文/珠江时报记者彭燕燕 通讯员罗敏


(编辑:杜思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