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在学习教育中让新兴领域流动党员“有家有学有为”

2025-06-10 09:18 来源:广东社会工作发布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佛山市三水区聚焦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学习难覆盖、作用难发挥”等难题,扎实开展“暖流”行动,通过建机制强基础、拓渠道优模式、搭平台促融合,推动新兴领域流动党员实现“有家有学有为”,确保学习教育全覆盖、见实效。

建机制强基础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家”

精准摸排,动态管理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党员“三找”活动(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通过上门走访、网格排查、电话沟通、“码上”报到等方式,建立“一人一档”流动党员动态数据库,实时更新党员职业、住址等信息,做到“四清”(数量清、去向清、思想清、职业清),确保底数明、动态准。

分类施策,织密组织覆盖网。大力开展“两个覆盖”摸底排查,按照“应建尽建、应建快建”的要求,大力推进新兴领域党组织建设。积极鼓励在辖区企业工作超半年的流动党员及时理顺组织关系,对在辖区企业工作满3个月不满半年的流动党员及时编入就近党组织纳入管理。

阵地赋能,打造红色服务圈。依托村(社区)、园区党群服务中心、企业党群服务站、暖新驿站、党员教育基地等阵地,全区设立“暖流驿站”222个,配备学习资料、实践活动指南,打造集学习交流、民主议事、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为流动党员提供学习生活交流的开放空间。

拓渠道优模式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学”

结对“帮学”,推动学习教育全覆盖。建立流动党员结对帮学机制,芦苞镇组建了一支35人的“流动党员联络员”队伍,由党建指导员、新兴领域党组织班子成员和“流动党员联络岗”领岗党员担任联络员,分别对接联系2-3名流动党员,定期了解其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传达学习教育要求,确保每名流动党员学习“不掉队”。

突出“送学”,实现线上线下零距离。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开设“指尖课堂”,通过微信公众号、流动党员微信群等定期推送学习内容。线下依托镇街党校开展“送课入企”和流动党员专题培训班16场,邀请党校专家、机关干部授课。乐平镇依托镇委党校成立新兴领域党建学院,打造5个企业分教点,推出3个类别10个课题清单,推动新兴领域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注重“助学”,提高学习教育实效性。根据流动党员特点,抓住周末、节假日等时间,组织流动党员集中“补课充电”。云东海街道多渠道完善教育资源供给,向辖区60多名流动党员发放专属“暖流礼包”,内含学习清单、微党课资料、需求征集表及《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书籍,确保流动党员学习教育“不断档”。

搭平台促融合让流动党员“流而有为”

融入网格治理,激活先锋力量。将流动党员纳入基层治理体系,云东海街道通过深化“流动党员+全科网格”融合机制,发动30名外卖、快递、网约车等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担任社区“流动网格员”,参与志愿服务、隐患排查、环境整治等工作,让群众可感可及。大塘镇把流动党员纳入工业园区“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引导企业流动党员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共同解决园区治理难题。

积分兑换机制,激发参与热情。试点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提高流动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乐平镇打造镇村互通的“党员志愿者积分超市”,提供56个商家200项“线上+线下”兑换服务,形成“参与—激励—再参与”良性循环,推动流动党员从“旁观者”转变为基层治理“主力军”。

标杆示范引领,凝聚发展动能。积极创建各级党建示范点26个,广泛开展红色车间、示范班组、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鼓励流动党员建言献策、认领岗位,积极融入企业发展大局。广东星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党支部今年以来组织党员带头攻坚降本增效项目11个,累计为公司节约材料成本160万元。


(编辑:黄银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