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中午,下班时间已过去,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院”)肿瘤医院超声诊疗中心里,主任医师邓小芸刚刚为最后一名患者做完检查。饥肠辘辘的她没有选择马上去用餐,而是跟家属一起推轮椅把患者送到门外,并鼓励患者:“加油,只要坚持治疗,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患者家属和患者脸上有笑、眼中有泪,不断点头致谢:“我们太幸运了,遇到了你们。”
这样的场景,在市一医院并不鲜见。2024年11月11日,市一医院迎来它的143岁生日。“143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岁月印记,它犹如一座巍峨的里程碑,矗立在佛山这片热土之上。这是对佛山人民过去、现在乃至未来幸福生活的庄严承诺。医院以这沉甸甸的“143年”为笔,书写着对每一名市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承诺,帮助他们走向健康与希望之路。市一医院每个人同心同德,赓续市一医院唱响的嘹亮的“佛山百年传奇”之歌,演绎“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华彩旋律,用自己的无悔和初心,实现自己的使命和誓言。
守护市民贴心
143年间与各种疾病短兵相接,市一医院每名医务人员都身经百战,用他们的妙手仁心将健康从病魔手中抢回,还给了无数家庭。
今年10月,一面锦旗送到市一医院。这面锦旗就如屏幕,将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回放:今年4月25日,怀孕7个多月的邓女士因胎动减少紧急入院,胎心监测结果异常,医生果断决定实施剖宫产。宝宝出生后,依旧命悬一线。新生儿科卢泳雪主任带领医护团队展开了一场生命竞速。经过一夜的抢救,宝宝终于暂时稳定了生命体征。随后,X线和超声检查均显示肠道极度扩张,腹腔积液明显。情况危急,小儿外科郭健童主任毅然决定在新生儿科床旁就地手术。手术中发现,患儿肠道全程扭转严重扩张坏死。经过精心切除坏死肠段和造瘘处理,患儿终于闯过了第一道生死关。
术后,患儿又面临了一系列并发症的挑战。在两个多月的住院时间里,患儿与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共同战胜了重重危机,顺利出院。
今年3月,甘叔到急诊科就诊时,医护人员观察到甘叔面色发绀,其胸痛部位与常见心肌梗死症状患者有所不同,急诊抢救室团队迅速启动了紧急胸痛救治流程。随后在抢救过程中发现其心功能严重受损,循环状况极度不稳定,紧急联系急诊ECMO团队。
急诊ECMO团队成员迅速响应,整个流程高效有序。短短时间内,当血液从患者体内缓缓引出,流经离心泵、氧合器,暗红色的血液变为鲜红色重返患者体内,标志着ECMO成功启动。
随后,甘叔被转至介入室进行PCI手术。经过心内科介入团队的精心治疗,成功在患者左冠脉处放置了支架,患者安全转回急诊EICU接受后续治疗。
经过急诊ECMO团队连续多日不懈的努力,自第5天起,甘叔的心脏功能和各项生理指标逐步显现改善,成功撤除了ECMO辅助装置。这场长达139个小时的艰苦奋战,迎来了胜利的曙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康复,甘叔康复出院。
市一医院,不仅有急诊速度,更有科技赋能带来的各种服务“强度”——
目前,医院已开设37个MDT(多学科诊疗)门诊、1个疑难病会诊门诊,打造“定团队、定时间、定地点”3定,3个以上专家,3次以上病情评估的“333”特色诊疗服务特色。
打造“一体化”检查自助预约集成平台,破解原六大类检查37个项目在多个系统之间预约的障碍,实现互联互通及预约一次办好,解决了检查预约挤点问题。
基于“一床式”管理模式下的智慧化自助入院预约流程,患者可以通过手机即可完成床位预约、住院确认等事项,解决了住院患者入院堵点问题。
今年143岁的市一医院,秉承百年沉淀和升华的服务精神,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提升患者体验。医院内每一块指引牌,都是市一医院每名员工对患者及家属的守护,更是指向放心、安全、幸福的路标。
高水平诊疗雄心
今年4月,佛山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患者付先生在康复一周年后,回到市一医院分享他的喜悦:“真不敢想象我现在能去爬山、打篮球……衷心感谢心外科的专家团队和医护人员,让我重获新生。”
2021年,付先生因心脏不适被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2023年1月,因急性心衰被紧急送往市一医院救治,并进行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手术团队历经4个小时,成功将一颗重量约400克的高科技人工心脏植入付先生体内,使其重获“心”生。市一医院心外科主任赵铎说,人工心脏一端连接着左心室,一端连接着主动脉,起到辅助心脏的作用。如果心脏功能逐步恢复正常,还有望拆除人工心脏。
市一医院院长姜骏表示,“人工心脏”移植手术的成功是医院技术创新的缩影,市一医院将整合多个专科搭建大血管平台,进行3~5年规范化、系统化的建设,未来有望在全省乃至全国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准。
在市一医院,不仅有科室的“单兵秀”,更有“多维作战”。10月,患者周先生得益于多学科会诊(MDT),打赢了一场与疾病抗争的生死战。
周先生年仅41岁,却已饱受骨软骨瘤的折磨长达20年,近期住进市一医院时,病情已十分严重。由于肿瘤侵及多个重要血管和神经,手术风险极高。医院迅速组织了多学科会诊(MDT)共同制定手术方案和康复计划。30小时的手术成功分离肿瘤,并保护了正常血管和神经,周先生与市一医院多学科专家携手打赢了这场“生命保卫战”。
这场手术不仅彰显了医院多学科协作的强大实力,更体现了百年老院按照“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诊疗为链条”原则,建设系统连续、特色鲜明、学科融合、优质高效的高水平临床专科群,专科群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让患者有强大“医靠”。
在学科建设、提升重大疾病诊治水平上,市一医院追求永无止境。“十四五”期间,共获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14个、佛山市高水平医学重点专科38个、佛山市医学重点专科6个、佛山市医学培育专科2个、佛山市中医特色建设项目1项、中医特色培育项目1项、中医专病建设项目2项,居省内乃至国内先进水平。
市一医院党委书记练凌东表示,接下来,医院将继续坚定不移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担当作为,奋勇前行,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保障佛山人民健康再立新功。
用心用情点亮希望
今年9月,生殖医疗中心收到一封来自藏族患者家庭的感谢信,信中讲述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温情故事——
一对来自四川阿坝的藏族夫妻,因为丈夫多年肝硬化,合并胃食管静脉曲张,加之家庭贫困,一直没有孩子。十年之间不能生子的痛苦一直痛彻心扉。今年年初,他们前往在佛山的姐姐家过年,在市一医院生殖中心获得了转机。当他们在医院忐忑不安时,黄永汉主任温和地说:“放心,你们就跟着我们的每一步来做就行。”姐姐感慨地说:“医生基本都是下午2时才结束上午的工作,他们忙得连水都喝不上一口,但面对我们的时候都是微笑,无法言喻的感动。”经过两次胚胎移植,患者妻子确定怀孕,患者用哈达和反复的藏语“扎西德勒”表达了全家的无限感激。
医务人员一句“放心”,犹如一束光,照亮了无数患者黯淡的心;共情的关怀和自信的笑容,让无数家庭抵挡了恐惧和病魔的苦苦相逼。这些人文关怀在让人绝望的肿瘤病区则更如坚城,给在绝望沙漠挣扎和跋涉的病患们提供了一块绿洲,让他们的身心得以舒缓、放松,更加积极面对和配合治疗。
10月,市一医院肿瘤医院胃肠肿瘤科与乳腺肿瘤科携手医务社工部,共同举办安宁疗护主题活动。医务人员用人生回顾疗法,引领患者重温珍贵而独特的生命故事。患者好姨(化名)伤感地吐露了因病无法再唱歌的遗憾,但她平日里的坚韧与乐观却赢得了病友们最真挚的鼓励与支持。“80岁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梦想!”“相信自己的力量!”……一句句温暖有力的话语,滋润着好姨的心。
从精神上去鼓励和安慰,从心情上调整和抚慰,从来都是市一医院秉持的“第二处方药”。患者不仅仅能在医院获得一张治疗疾病的处方,更有加以温度、辅以情绪价值,抚慰人心的“第二处方”,让患者身体康复之余,内心充盈力量和温暖,重新面对人生的跋涉,扬起希望的船帆。
暖心服务便民利民
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通知》,在全国实施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市一医院以问题为导向,把便民服务做深做实,以最快速度响应患者需求,让服务更有张力。
近日,今年70岁、家住佛山新城的陈先生说,他乘坐地铁到亚艺公园站下车,就有市一医院的“专车”接送,“不用我多走一步路,刮风下雨大太阳都不怕。”陈先生为市一医院点了大大的赞。
为打通就医路上“最后一公里”,市一医院携手佛山地铁开通的佛山地铁亚艺公园站D出口与医院之间的接驳巴士9月9日试运行,仅30天,累计服务市民达10363人次。
同时,门诊部与佛山地铁共同制作了明晰的宣传单张,还特别介绍了地铁爱心出行服务和医院爱心陪诊服务,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免费陪诊服务,让他们看病过程中不再无助。
做服务就做最专业的服务,除了硬服务,还有软服务,市一医院有一支退休人员志愿服务队,他们全方位、无死角地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无差别服务。这支服务队成立于2010年,现有队员85名,队员中有退休医生,也有护士、技师和工人。“他们很熟悉医院的各项流程,提供的指引也是‘一步到位’,大家不走一点弯路。”从清远到市一医院求医的李女士告诉记者。
143载春秋,对市一医院而言,恰是辉煌征途的崭新起点。这悠悠143年,是市一医院以卓越成就,在时光织锦上绣出的辉煌勋章,每一针每一线,都见证了医者仁心与不懈追求。
展望未来,市一医院正展开奋斗的翅膀,迎着光飞翔。他们深知,每一次飞跃,都是对生命承诺的践行;每一步前行,都承载着守护健康的神圣使命。市一医院,以坚定的信念宣告:无论风雨变换,使命必达,他们的征途,是保障人民健康,亦是无尽希望与光明的未来。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范银燕 梁炜健 通讯员林铭 郭丽映
(编辑:黄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