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金秋道丰年,又是一年好时节,9月23日,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以及南海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的西樵镇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南海区2023年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鱼乐节活动正式启动,为市民朋友们献上一场为期2天的融合丰收喜悦、渔耕文化、非遗传承的娱乐盛宴。
据记者了解,这个周末(9月23日-24日)南海鱼乐节围绕南海渔业文化主题,设有鱼乐盛市-特色农产品、预制菜、特色美食展销体验、潮玩车箱汇,鱼乐游园-非遗文创市集,鱼乐开唱-音乐会,鱼光生花-打铁花,鱼狮共舞-荧光醒狮,鱼游南海-鱼灯汉服巡游,捉塘底-摸鱼大赛,鱼乐直播,以及流光溢彩鱼灯展等精彩环节,多样化的农文旅活动引爆周末,吸引了大量市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仅9月23日当天就有超3万人次捧场。
唱响未来,同庆丰收
活动现场,节目《龙狮庆丰收》一马当先,以“一龙双狮”表演助兴丰收喜悦。桂江小学学生团队合唱《我有一个梦》,围绕水稻主题响应丰收节,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作词,表达实现稻下乘凉的理想。舞蹈节目《鱼你同乐》,生动展现南海渔业特色文化,共享丰收之乐。
最新鲜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南海人不仅会养鱼,更会吃鱼。活动现场,南海区餐饮服务业协会发布南海区淡水鱼全鱼宴,涵盖12道菜式,包括豉汁蒸盘龙鳝、五柳狮子鱼、黑胡椒汁烤鳗鱼、花生眉豆鱼蓉羹、烧鹅头黑毛节瓜焖大头鱼,黑蒜鸡汤炖鮰鱼、鲜花椒焗鱼等。旺阁渔村厨师现场表演了其中一道菜式“鲜花椒煎焗鱼”的烹饪,色鲜味美、营养健康,尝过的来宾无一不拍手称绝。
南海区农产品商会预制菜产业分会发布“南海预制一桌菜”,涵盖12道特色菜肴,展现了南海区预制菜品的品质管控、安全检测、多元发展,擦亮南海预制菜特色区域品牌影响力。
现场还举行2022年度南海区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认定证书颁发仪式。
渔耕生花,同享鱼乐
南海鱼乐节活动内容丰富,由下午延续至晚上,为期2天,其中的重头戏要数“鱼光生花-打铁花表演”。打铁花表演,是一种大型的民间传统焰火表演项目,是中国汉族民间习俗、民间艺术中富有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活动现场,表演者用花棒将千余度高温的铁汁击打到空中,形成十几米高的铁花,场景蔚为壮观,可谓是“火树银花,繁星四溅,银珠飞溅,金丝飞驰”,寓意“最是丰收时、人间烟火气”。
鱼狮共舞-荧光醒狮,是另一个重头戏,为观众带来一场惊艳的文化传承演出。樵山夜幕下,赛博朋克的荧光醒狮闪亮登场,将传统的醒狮表演结合新潮的荧光元素,灵动威武、尤为“吸睛”,炫彩年轻活力融合在非遗传承之中,感受别样的南海魅力。
鱼乐节还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游玩项目,鱼乐盛市-潮玩车箱汇,18个特色乐饮趣食车尾箱激活南海“夜经济”;鱼乐游园-非遗文创市集,鱼灯DIY、古典花艺、醒狮文创、国潮积木、书法绘画、石膏绘画、首饰古玩、珍品礼盒、陶艺雕塑等尽享非遗魅力;鱼乐开唱-音乐会,用音乐唱响南海鱼乐节;捉塘底——摸鱼大赛,欢乐捉塘鱼,共享丰收喜!
渔业底气,农业丰收
鱼乐节精彩纷呈,背后是南海渔业十足的底气!南海区于2022年获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淡水鱼为主导产业;全区淡水养殖面积13.93万亩,大力推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计划,构建渔业全链条体系,是全国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区、淡水鱼苗繁育中心、淡水鱼加工流通中心,获认定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是南鱼北运主供区,日均北运量超348吨,占全省50%以上。淡水鱼品牌驰名全国,拥有“中国淡水鱼苗之乡”“中国加州鲈之乡”等金字招牌;培育了鱼苗生产主体137家、水产苗种场89家,鱼苗年产量约1900亿尾,占全国的1/7,年产值约10亿元;是全国观赏鱼养殖产业集聚区,年产量超2亿尾,综合经济价值超20亿元。
依资源禀赋,乘产业东风,南海区农业持续稳定向好,培育农业龙头企业60家,总资产规模超87亿元,直接带动农户超8万户。2022年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125.76亿元,同比增长9.1%;2023年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31亿元,同比增长5.1%。
南海区委副书记李伟成表示,南海农业,大有可为!南海区将大力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以高站位部署发展南海农业,深入推进“6621”农业现代化强区工程;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强化产业要素供给,加强农地集约整备、全域鱼塘改造提升;以园区化理念发展优势农业,加快打造“1+3+X”现代农业产业园格局;以科技化手段发展创新农业,整合农业科研平台资源,实施“种业+”计划;以链条化思维发展融合农业,加大农业招商力度,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优化产业链常态化服务;以系统化体系发展生态农业,发挥农业生态功能,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统一,谱写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南海篇章。
文、图/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宋琳 通讯员南农宣
(编辑:陈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