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共享好师资,公平惠万家

2022-11-10 16:44 来源:南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近年来,佛山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稳步推进教育公平作为念兹在兹的重大民心实事。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基础教育提升工程”,围绕教育公平作出系列部署。佛山教育部门闻令而动,系统谋划相关行动方案,着力打造“每个家门口都有好学校、每所学校都有好校长、每位学生都有好老师、全市教育拥有好生态、每个孩子都有好未来”的“五好”教育新形态,努力让优质教育公平惠及每个孩子。加快构建基础教育“五好”新形态,佛山的具体“民心”行动有哪些?

今年9月,佛山首批中小学校优秀校长教师市域交流启动。南海区桂城街道中心小学信息技术一级教师朱斌前往高明区荷城三小参与教学指导。短短一个多月,班里的孩子信息科技素养有了不小进步。家长们纷纷感叹,“真心希望多些这样的好老师到学校交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师发挥着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重要作用。佛山贯彻落实教育公平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在全省率先探索中小学校优秀校长教师市域交流机制,率先构建市、区、镇、校四级教研体系,探索“教育+广电”模式将“空中家教”送进千家万户,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让“每所学校都有好校长”“每位学生都有好老师”。

全省首启市域交流“双向奔赴”

开学前一天,南海区桂城街道中心小学信息技术一级教师朱斌来到新的指导交流学校——高明区荷城三小报到。“主动报名一方面是响应号召,另一方面也希望借助这股东风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履行职责的同时实现区域间的教育发展双赢。”朱斌说。

优化全市中小学校师资科学合理配置,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佛山在全省率先探索中小学校优秀校长教师市域交流机制,进一步发挥名校长名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包括朱斌在内的首批100名优秀校长教师参与其中,一场“双向奔赴”正在上演。

此次纳入市域交流人员为佛山公办中小学在职优秀校长教师,除了综合办学质量好或办学有特色的中小学校校长,市基础教育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区级及以上的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参加指导型交流外,还有相对薄弱学校有培养潜质的校长教师参加跟岗型交流。

三水区乐平镇南边小学副校长蔡嘉敏就是其中一位。每天早上6时15分左右,蔡嘉敏便从西南街道的家里出发,驱车40分钟到南海区大沥镇中心小学上班。这样的跨区通勤,她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谈及从校长变身“学生”到新单位跟岗“取经”,蔡嘉敏表示“收获良多”。

“我工作以来一直都在三水教书,来到南海让我打开了眼界。跟岗交流的一个月中,我重点学习了解了大沥镇中心小学的教学管理模式、部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自身不足,突破固有思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相信这边先进的管理教学经验一定能让我更快成长,未来促进南边小学的进步发展。”蔡嘉敏说。

蔡嘉敏在南海区大沥镇中心小学任教。

未来五年,佛山要实现协调发展向高质量快速跃升,需要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去年11月,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南海结对三水、顺德结对高明紧密协作机制。

佛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优秀校长教师市域交流机制推动南海结对三水、顺德结对高明教育紧密协作,加大市级层面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统筹力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相对薄弱区域及学校倾斜、延伸,形成有利于校长教师由“单位人”向“系统人”转变的体制机制,让“每一所学校都有好校长”“每位学生都有好老师”逐步成为现实。

四级教研组“CP”促师资发展

随着佛山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教研力量起重要支撑作用。佛山在全省率先构建市、区、镇、校四级教研体系,建设“顺德结对高明、南海结对三水”的教研协作机制,首批以高明区杨和镇、三水区白坭镇为试点单位,推动教研精准帮扶,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在“市镇共建”的四级教研体系下,佛山市、区教研室负责统筹教研协作工作,共同确定协作方向和协作内容,加强实施管理,镇域教育部门协同管理。参与协作的相关校签订结对协议,在市、区教研室指导下,制订和落实具体实施计划。

“此举从纵向上打破了以往区域内教研的固定模式,扩大了教研‘朋友圈’。”高明区杨和中心小学校长麦伟文作为首批受援校之一,认为该项目将为学校的教学实践开展、老师的专业化成长、学校课程体系完善和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带来质的改变。

佛山市义务教育“市镇共建”教研体系项目建设推进会现场签署校际结对承诺书。

同频共振谋发展,同心共筑教育梦。今年上半年,佛山市教育局分别与高明区和三水区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明确市区联动,围绕人才、师资、教研、项目等关键点展开合作。

目前,佛山已组织安排33个省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和高明三水结对,结对成员高明区9人,挂钩学校7所;三水区19人,挂钩学校10所。佛山市11所校本研修示范校结对帮扶高明和三水两区学校共7所,示范校与结对学校已完成对接工作,签订了合作协议及帮扶具体实施方案,帮扶工作进行中。

去年9月,《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推进教研训一体化,发挥教研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健全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体系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提到,要创新教研工作机制、创新教研实践样态、构建教研开放合作新格局。

未来佛山高水平的教研体系将如何建设?佛山市教研室主任彭海燕称,将建立市、区教研员蹲点指导制度,推动项目组的教研工作进一步“重心下移”,通过“一对一”的校际结对、组建“一拖四”的五区教研联盟等方式打造教研共同体,开展项目式教学研究,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和多元发展的协作方式,推动区域组团式教研,落实镇街融入式教研帮扶,形成教研精准帮扶的“佛山模式”。

“空中家教”让全市名师一键到家

教师,被称为教育“第一资源”,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一座城市教育事业改革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佛山在努力把教育的“第一资源”打造为城市“最优资源”的同时,还致力于让师资流动更为“快捷”“共享”,让名师资源成为教育“最大公共财富”。

打造“空中家教”,免费送教“一键到家”。今年9月,佛山百万学子迎来新学年开学“大礼包”——由佛山市教育局与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共同打造的“名师面对面”空中课堂正式推出,佛山300多位最优秀的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组成专业豪华阵容,为全市学生和家长送上覆盖全学段全领域的空中微课。

佛山市教育局与佛山广电网络举行教育惠民合作签约活动。

广东省名班主任、佛山市惠景小学教师林幸谊参与了此次空中课堂班会课的录制。“从讲台走向传媒平台,从有围墙的教室走向没有围墙的课堂,从几十个学生的班主任到千百万学生的班主任,为全市学生和家长送上空中班会,赢得更大的收获和价值,我们感到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不负时代厚望,搭建好家庭与学校的教育桥梁,赋能家庭教育新举措,全面推动形成佛山‘五好’教育。”林幸谊说。

政策创新是师资流动、共享的“助推器”。据佛山市教师发展中心(市教科所)主任舒悦博士介绍,为了打造空中课堂,佛山市教育局分学段、分学科、分领域成立几十个“空中课堂”教研训中心(基地),集中全市最优资源最强师资,课内课外相区分,五育并举相融合,教研训一体,问题导向,需求为本,精准备课,质量把关,务必保证推出的每一个微课堂都严格经过质量审核,目前正式上线的空中微课近200个,年内将达到约400个。

登陆“名师面对面”空中课堂,全市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300多位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队伍,倾力打造公益性全天候线上大课堂映入眼帘,除了提供多类型、多层次、多形式的线上微讲座、线上微教学、线上微班会外,系列视频还面向学生和家长进行线上概念辅导、难题辅导、学法辅导、心理辅导以及家庭教育辅导等教育教学专业服务。

如今,尽管佛山城乡和区域之间基础教育水平仍有差距,但师资流动已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而是正在成为进出有序的通途。“名师面对面”空中课堂进一步优化优质资源供给,推动区域性优质师资共享全面实现,优秀教师从所在学校所有,变为全市教育系统所有,从而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足不出户就能零距离享受优质教育。

“让全市最优秀的名师一键到家,让全市最优秀的教育资源触手可及,这是我们在新时期落实教育惠民、办好教育民生实事、落实‘双减’政策的重大创新之举。”佛山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管雪表示,将从机制、形式、内容上面进一步深化和系统谋划,对参与空中课堂的“三名”人才开展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越来越多“三名”人才迈出校园、走上网络,加快构建佛山“五好”教育新形态,让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惠及千家万户。


(编辑:杜思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