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特种医用导管,在“生命通道”上打破国外垄断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21-12-15 14:19

  禅城区绿岛湖畔,湖田路旁,一幢6层高的大楼正拔地而起,预计将在明年建成投入使用。这是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的生产大楼,建成后预计可增加1.5亿至2亿元年产值。  

  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成立于1994年,其项目成果“中心静脉导管”“动脉导管鞘”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是佛山市科技局重点扶持的标杆高新技术企业之一。
  近年来,佛山科技部门大力培育了一批标杆高企,其中不少企业在所处的细分领域走在国内前列,正在发展成为推动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资料图片
  
打破国外垄断,生产国内首套中心静脉导管

  在佛山特种医用导管的生产车间内,一条条静脉输液导管从生产线上被传递出来,不久后它们将被发往全国各地。
  时至今日,患者用上PICC导管、套管穿刺等医用器材已经非常普遍,但在30年前,这一切都来自国外。正是因为佛山特种医用导管的成立,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并推动价格大幅下降。
  时间回到1994年,佛山特种医用导管董事长姜小波与朋友一道回国创办企业。“因为资金受限,我们并没有选择研发费用高的心内科产品,但是我们意识到此时国内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等还是被国外垄断,我们决定瞄准这一方向开展研究。”姜小波说。
  同年,国产的第一根中心静脉导管就被佛山特种医用导管研发成功,并成立舒贝康医疗设备品牌。
  “产品的面市,打破了该领域进口品牌的垄断,让临床医生用上了中国人自己的导管,该产品也是亚太地区第一个获得美国FDA认证的三类无源医用器材。”姜小波说。
  佛山特种医用导管开发的PICC导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目前广泛用于各级医院。同时,在全国外科手术临床使用的套管穿刺针中,每五个就有一个是该公司生产的。
  姜小波介绍,PICC导管在国内市场的主流产品是国外品牌的硅胶三向瓣膜导管,这种导管的核心是硅胶材质和三向瓣膜结构。硅胶材质十分柔软,生物相容性好,置入人体舒适程度高,“但缺点也十分明显,柔软细长的硅胶导管抗拉力有限,通俗地说就是容易拉断。”
  “如何将硅胶材质的细管抗拉力做到满足国家标准甚至是优于国家标准?如何实现三向瓣膜功能性指标?国外品牌的PICC导管正是凭借以上两点技术优势近乎垄断了市场。”姜小波说。
  舒贝康的研发团队由此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技术攻关,从硅胶材质的配方改良到挤出工艺的优化调整,从瓣膜开口的结构方式到瓣膜的开合压力,经过上百次的技术验证与改进,历时两年多,舒贝康终于攻破了硅胶材质三向瓣膜PICC导管的两大技术难点。
  该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产品使用体验和国外进口品牌基本一致,从而一改从前国内市场PICC导管进口品牌几乎垄断的历史。
  
减轻患者负担,开发改良型中长导管
 
  在推广PICC导管的过程中,姜小波与团队发现,对于许多病人来说,留置期间的维护存在问题。“病人带回家生活不方便,每个星期要护理一次,大城市好一点,农村就很麻烦,而且PICC价格相对贵,病人承担起来压力大。”姜小波说。
  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达一年,成为需要反复化疗患者的刚需,但该产品由于穿刺技术的复杂性和产品价格的局限性,在临床上一直属于小众的专科产品。
  而对于需要长时间输液的患者来说,大多数只能选择留置针,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非常有限,一般3—4天就要重新扎针,反复扎针让患者十分痛苦,但患者除了留置针和PICC却没有合适类型的导管可以选择。
  基于这一临床难题,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推出了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对需要长时间输液的患者来说既不用选择价格相对高昂的PICC导管,也避免了三天两头要扎留置针的痛苦,既保护了患者血管,又节省了医疗费用。
  目前,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深受医护人员的青睐和患者的喜爱,已在全国范围内各级医院广泛应用。
  “佛山有很好的科技创新创业氛围,科技部门给予了我们宽松的创业政策。面向未来,我们依然会坚持自己主业,不断拓展研发,打破国外垄断。”姜小波说。

(责任编辑:罗青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