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教师探索“立体式”教育帮扶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1-02-18 21:01 来源:南方+

  再过几天,佛山教师陈浩棠、林璋等又要离别家人,与170位广东援疆驻伽师县的支教老师们再次启程,共赴新疆……而在这个春节假期,广东省“九市13校对口伽师县师训联盟”培训悄然开展。

图片

2月9日,新疆伽师县的致谢锦旗通过邮寄送达佛山九小

  乘上“互联网+”的翅膀,广东名校、名师的资源通过互联网传递到六千公里外,实现新时期的“有教无类”,经佛山教育战线走出去“帮扶骨干们”的牵线搭桥,经过数百名广东教师的接力聚力,佛山乃至整个广东教育界正演绎出的新时期的“山海情”。

  
云端相见:跨越六千多公里的帮扶

  2020年12月底师训联盟培训正式签订,从启动到寒假的云端开课,留给佛山九小等教师们准备的时间很有限。尤其是这场特殊的系列培训,面对全新的授课对象、授课方式以及必须重新梳理的授课内容。

  老师们对每节课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反复演练、顺利直播。结束培训授课后,佛山的老师们立即用文字来记录了“云端”授课的感受。

  佛山九小教学骨干梁瑞英:

  几分紧张,几分激动,几分兴奋,这是我20多年教学生涯中的第一次网上直播培训……培训是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自己学得好,才能教得好。

  禅城名教师邓泳谊:

  钉钉课首秀终于顺利进行!……第一次使用这个APP网上授课。我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一遍遍听取建议,并与同科组的老师试着上课,以防第一次使用新的APP影响上课节奏。

  在梁瑞英、邓泳谊等参与培训的老师们看来,这个寒假的“云端”师训活动,不仅为新疆当地教师培训“专业化”出一份力,更是一次全面检阅自己、提升自己的好机会。

    “现在在新疆,一个地区最好的建筑是学校,办公室最先进的硬件设备也一定集中在校园里,学校的硬件和网络,可以比内地中等城市的教学条件都要好。”杨秀辉坦言,当地的老教师不用会电脑,两三千位90后年轻教师没有上课经验。 

  1月24日,师训联盟第二期着手线上培训,线上参加开班仪式的广东老师们,心潮澎湃。针对教育帮扶要帮扶什么?远程授课讲什么?佛山九小专门召开了动员会。

   佛山九小校长罗秋霞讲述了她2019年前往新疆伽师实地考察授课的经历。她对当地学校的硬件设备印象深刻。“一所学校占地可以达200亩,这在广东是根本不太可能。但他们最缺的就是在座各位的教学教研经验。”

  这个寒假,在罗秋霞的带领和组织下,佛山九小语数英老师、党员、特支工程名师等骨干教育力量,从如何备课、写好教案,到如何讲课、听课,再到如何评课,对每个学科的整个教学教研的环节都进行了精细化分解,最终确定由12位教师进行主题培训。

  他们不但要提前准备好插入自己平时上课的公开课视频,更要考虑云端上怎么与当地老师进行沟通,并对互联网另一端的新疆老师们进行即时点评,帮助当地的老师们获得具体而感性的认知。

  
首次落地:为近3千名90后年轻教师打开“一扇窗”
   曾任广东援疆驻伽师县支教团团长的陈浩棠表示,学生比例之高,也是广东目前的人口结构所不能比的。在伽师县,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课堂,这几年,当地对学校和教师的需求是空前的。

  杨秀辉也指出,目前伽师全县只有10100名教师,其中,可以国语授课的老师有3000人左右,而且绝大部分都是90后、甚至95后刚刚走出高校不久的大学毕业生。

  
困境

    在当地教育战线人才稀缺的背后,近年来,当地每年都会前往内地高校招聘2000名左右的教师,但人才流失率较高。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年轻人很快就会感觉到各个方面的掣肘。 

  由于师资严重不足,在乡镇小学,很多老师要“包班制”上课——语文、数学、各个学科全包,一位老师一周要上30多节课。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国语教育后,老教师自身面临语言障碍,教育人才断层严重,新老师亟需培训帮扶,而传统的“传帮带”教师培训衔接不上,教师队伍的教学教研能力亟待进行系统性提升。

  
突破

  2020年年底,师训联盟协议达成,培训得到有效快速推进。

  陈浩棠在援疆期间深感“互联网+教育”要真正落地,更多地并不是技术本身的壁垒,相反,善用网络资源,充分调动和凝聚各方积极性,探索可以实践的路径,更为现实和重要。

  在怎样推进培训落地上,陈浩棠团队更是充分协调和调动了众人的智慧。“我们作为第二批的援疆支教团,广东九个地市170人的援疆老师,170位老师几乎对应了广东170所学校。要做成这件事,首先要不断强化与九个地市领队的沟通,依托和凝聚兄弟地市的力量。”

  最终,他们选择从支教团13位管理骨干对应的广东学校先行先试,有点有面,广东支教团后方的教育力量大范围联合、凝聚起来,广东省“九市13校对口伽师县师训联盟”概念应运而生,各校快速响应。

渡人渡己:云端扶智全方位演绎新时期“山海情”

  2020年12月底,各方就师训联盟达成协议并举行启动仪式,一期进行了几场线下培训后,第二期培训旋即依托互联网在寒假期间展开,广东更大范围的后方教育力量支持范围和力度空前。佛山、汕头、河源、惠州、汕尾、中山、湛江、肇庆、云浮等九个地市13所学校的骨干教师们纷纷参与进来。

  除了通过师训活动构建“互联网+教研”服务平台外,如何全方位提升受援地区教育软实力,达成帮扶共识、探索落地的路径,成为支教老师在这个寒假里与后方联动探讨的重点。

  佛山九小骨干教师林璋,2020年2月前往新疆伽师县帮扶助教。回到佛山过年的这个寒假,他还一直在为两地的资源链接和未来发展而奔走。他在当地担任的是伽师县三小校长,这所新办学校成立只有一年半时间,占地120亩地、有学生2000人,43个班。

  “其实援疆资金注入后,当地的学校的硬件设备已经是比较好的,最薄弱的是师资力量,教师流动大、年轻老师多。在一张白纸上怎么搭建基础框架,扎实奠定教研的基础,关键在人。”这是林璋的判断。

  事实上,像伽师县三小一样,随着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帮扶地区的教育硬件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但“漂亮的学校”背后,却是师资匮乏、管理薄弱、生源流失的尴尬与无奈。如何走出一条从“输血”到“造血”的“立体式”教育帮扶新路,佛山教育骨干们有自己的思考。

  陈浩棠: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支教队伍,是我们的使命。在有限的支教时间里,把我们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留在伽师,成就别人也成就自己,帮助当地实现教师培训的专业化、个性化,以及教师跨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的综合化发展。

  罗秋霞:

  现在的情况,相当于要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未来新的图景,将佛山九小这个老牌名校的学校管理理念传输出去,并且结合当地的情况进行变通,这是一条可以探索的路径。

  针对当地新学校众多、各学科普遍缺少教研经验丰富的带头人的情况,佛山教师积极输出名师工作室的经验。由广东老师带着当地老师成立“广东援疆石榴籽名师工作室”,以创新传帮带方式,建立双主持人制,由广东老师和当地老师一起做科研、申报立项课题等一系列的探索正在展开……

(责任编辑:杨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