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消费者“拒绝”不公平格式条款!佛山多形式开展消费教育活动

来源:佛山消委会 时间:2022-10-27 11:27

   佛山新闻网讯 记者罗乐莹报道:不公平格式条款现象在消费生活中并不少见,中国消费者协会在8月发布的《“不公平格式条款”消费者认知及线索征集调查报告》显示,在参与调查的消费者中,有87.88%遇到过不公平格式条款,其中近五分之一选择“默默忍受”,超七成仍会选择继续交易。 

 

  消费者对于不公平格式条款的法律概念和维权意识相对薄弱,往往是直到自己的人身受到伤害或财物受损,才会寻求法律帮助。为切实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从今年6月起,佛山消委会结合中国消费者协会2022年消费维权年主题——“共促消费公平”,以丰富的形式开展不公平格式条款点评工作,帮助消费者避开消费陷阱,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及能力,能够“拒绝”不公平格式条款。

  情景再现,以案释法

  “上述三个案例都涉及格式条款问题,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贝壳佛山站签约服务中心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微剧场:这些不公平格式条款你“中招”了吗?》消费教育短视频,视频中再现了常见的不公平格式条款消费纠纷情景,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示相关法律条文和维权知识。

  围绕消费者反映较多的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问题,佛山消委会通过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让消费者“耳闻目睹”相关法律及消费维权知识,以上提到的情景剧短视频便是其中一种。

  发布典型案例和律师点评,是佛山消委会普法教育的另一种形式。佛山消委会律师专家顾问团律师谭彩仪参与了点评活动中的案例梳理,并对部分案件做出点评意见。律师对具体案例进行详细剖析,让相关法律条文更加具体可知,让消费者更清晰地了解案件的处理过程。除了发表点评文章,佛山消委会还在佛山电台推出《消委会在线》栏目,逢周三、周五上下班高峰期播出情景剧音频,此外,消费者还可以收听到律师专家顾问团律师讲解典型案例并详细剖析九大消费领域的不公平格式条款。

  不公平格式条款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涉及网络购物、网络游戏、教育培训、通信服务、房屋装修、医疗美容等多个领域。谭彩仪认为,以多种形式向消费者普及不公平格式条款有利于帮助消费者避开消费陷阱,保护其合法权益。

  线上线下结合,消费教育再加码

  为了让更多消费者了解不公平格式条款,佛山消委会以“线上+线下”的形式通过多种渠道传播相关维权知识。

  线上,佛山消委会的律师专家顾问团律师对各行业内不公平格式条款案例进行点评,《佛山市消委会关于不公平格式条款的点评意见》在官网、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主流网络平台上发布。有关的新媒体产品也通过抖音、视频号等多个渠道传播,以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其对不公平格式条款的关注度,增强消费者防范意识。

  线下,近百场“消费维权公益课堂进社区”等活动的开展则是进一步将法律知识和维权知识“送”到社区、街道,面对面进行普法宣传。活动邀请坐班律师围绕旅游协议、美容服务、餐饮服务、网购等消费热点向消费者宣讲房产消费风险、养老诈骗风险、不公平格式条款等消费维权知识。课堂上还会播放“不公平格式条款”消费提示宣传短片,派发消费维权知识宣传手册,提高更多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及能力。据了解,由佛山消委会组织举办的线下公益课堂,受益人群超5000人次。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扩大接受消费教育的群体,提升“不公平格式条款”专题宣传的针对性、实用性,强化消费者理性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其实维权的过程并不复杂。”谭彩仪表示,目前维权方式多样,只要消费者注意保留好有关证据,并不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精力也能维权成功。

  由于受市场供求关系制约、信息不对称、法律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等因素,消费者与格式条款提供者相比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因此,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消费权益不受侵害,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完善法律和加强监管,另一方面也需要消费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法律知识和提高甄别能力。

(责任编辑:曾钟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