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就业创业环境 缓解考研考公过热 | 大山小议

2024-04-02 11:17 来源:佛山新闻网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国考报名总人数再创新高,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热度依然相当高。对此,多所高校呼吁:毕业生不要只盯着考研、考公。你认为考研、考公热现象的背后原因是什么?是就业压力、社会竞争还是个人追求?这种现象是否会导致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的过度集中的情况?这对社会整体发展有何影响?如何缓解考研、考公热带来的压力?有哪些可行的政策或措施?

《大山小议》第155期精选留言获奖名单:

@凉夏、@粤北养猪仔、@、yuan、@小玉、@月季、@与钧彤行、@七分、@张全林、@dlond1981、@fish、@wing、@cccyt、@巴呐呐、@剑试天下、@HGH、@天行健、@大丰歌、@小眼睛看大世界、@许兵、@Y&Miny、@轩宝、@蔡、@旺儿、@^O^、@思思、@海洋之心、@天马流星拳、@华英雄、@花生、@YOYO、@安、@Peabody、@蔡振步、@n+1=1n=0,1,2,3...、@志、@中言、@So婵、@LOL、@权哥、@jianyi、@东哥、@米小跳、@梁可可.eg、@快递小哥伟仔、@牛奶加糖会醉

恭喜以上45位网友的留言获选为优秀留言,获得稿费30元~

部分获奖优秀留言节选展示:

1、@凉夏

就业形势严峻,进厂和考编成为很多年轻人的两条主路,相对而言,考研可以提升个人价值,丰富自身的履历表的同时缓解就业压力,考编又相对稳定,被辞退的风险较低,所以大环境促进了这两个选择的热度不减。在考研考公热当中,有的人是主动选择,有的人被动选择,但是总体来说,国家依旧要宏观调控,减少被动选择,让真正感兴趣,热爱的人进入,避免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状,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2、@粤北养猪仔

其实,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二者都与就业危机脱不开关系。如果,大学生毕业能够获得一份比较稳定且适当的工作,相信有不少人是不愿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准备考研考公。国家应当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持续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关注大学生个体工商户的创业难题,让大学生毕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方能缓解甚至解决考研、考公热。

3、@、yuan

我认为考研考公热背后,会对社会资源造成这些影响:一是社会人才资源无法及时在社会生产中流通。考研考公人群,如果不备考的话,其实已经到了投身工作的时间点。这部分人的备考,很大程度上会给用人单位带来社会人才储备的空档期,不利于社会产业的整体发展需求。二是社会对于人才定义会变得狭隘。社会的发展其实离不开各方面的人才,既需要高素养人才,同时也离不开技能型人才。如果双考热持续发酵,让大众以为所有学习的归宿就是考研、考公,带来的是技能人才在大众走偏的认知中被埋没,也会让更多人才无法发挥热量。

4、@小玉

想要缓解考研、考公热,个人认为首先要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降低学历歧视,而且要引导企业尊重人才,完善薪酬制度,形成鼓励深造的风尚。只有毕业生们看到在民营企业工作,不比体制内的差,也可以在稳定发展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才不会麻木地追求考研、考公。我比较偏向于走在职研究生的道路,除了因为目前的工作岗位,需要我把知识与实践结合,继续自我深造,单位领导也在不断的鼓励和支持我,更重要的是在职考研,不耽误工作,就算将来换工作,也可以提高再就业竞争力。

5、@月季

考研、考公热背后的基本前提是以结果为导向,得到一个身份便可以一劳永逸,忽视了人生是一个体验、变化的过程。我想社会在呼唤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减少对金钱的依赖,尊重人的价值。考研、考公不应是唯一的上升通道。要缓解该问题,建议重新强调市场配置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对经济非必要的人为干预。市场价值不是少数人的意志,而是所有人评价的集中反映,在不断的物质交换中,期待教育、人才、资本等社会资源达到合理分配的动态平衡。

6、@与钧彤行ʸᵗ

当前,高校毕业生扎堆考公、考研的浪潮,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正面临着周期性的波动,通过继续进修与进入体制可以进行风险规避。作为考研的过来人,认为当前的研究生进修之路仍保留着“易入难出”的困境,即使成功“上岸”,入学后仍有课题申请、论文发表等拦路虎,最后的毕业论文更是难倒了不少人。但是,本人相信人才终将会流动到合适的岗位,不必过分担心人才资源过度集中。当前的人才汇聚也仅仅只能是一个短暂的避风港。社会存在着默默而合理的分工,人才总会在合适的时候嗅到良机。

7、@七分

缓解大学生考研、考公热现象,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在社会层面提升能力优先的选材比重,减轻唯学历的选人观,尊重能力与价值,让有能力的人才不卷入学历竞争中。第二,在国家政府层面规范与保障劳动法的落实,很多求职者趋向于体制内,说明非体制内的工作存在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福利保障不够健全的现象,加强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营造良好的工作就业环境,让劳动者都能安业乐业,这样相信长此以往行业热的现象就会慢慢消退的。

8、@张全林

所谓“考研考公热”,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大学生毕业,能考的只有研究生或公务员、事业编,除此之外,再无可考的项目。一般来说,只盯着一个方向,无二选择拼上命考的,是极少数,算不得“考某热”。就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来说,在就业选择上是本着“骑驴找马”的原则,并不是“一棵树上吊死”。通过“试职”,感到适合自己,就会留下来。人力资源市场是流动的,即便一个大学毕业生考进了体制内,也未必不会辞职另择业。

9、@dlond1981

当一个社会选择多样,创业配套完善,政策法规灵活,经济发展活跃,还会挤独木桥?毕业生抱团考公考研,其实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当下采取一系列组合政策和措施。一是将职业规划纳入大学生课程,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需要和志向;二是政府要营造友好的大学生就业环境,包括税收扶持和劳动权益保护,消除就业限制和学历‘内卷’的现象。最后,政府应高质量发展经济,活跃社会活力,努力营造一个多元化选择的就业和创业环境,引入职业规划或者导师培育计划,鼓励年轻人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去选择更适合自己和更好的发展道路,别一叶障目,误了前程。

10、@fish

缓解考研考公热需要各方面共同发力。一是从社会政策引导方面,人社部门应该引导企事业单位招聘符合实际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同时应该促进就业,为毕业生就业落实各种优惠政策。佛山有的区开展了未就业登记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推荐服务,就是一项很落地的举措。二是高校和社会组织发挥帮扶实效。高校可以通过优化学科设置、与实习单位共建、为毕业生提供专业实际的发展规划等。社会组织可以发挥行业优势,积极搭建促进就业平台,对接企业需要。最后毕业生本身也要调整心态,打开就业思路。人生有很多选择,职业也有不同赛道。积极面对职业选择,可以先就业再根据实际需求继续深造


更多内容:多所高校呼吁:毕业生不要只盯着考研、考公 | 来评有礼

*版权声明:留言均为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涉及版权问题均由留言者负责。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小黄图

(编辑:欧肖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