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一不小心拍到‘语文课本封面’”
话题冲上了热搜
引发了公众的热议
当美景遇上语文课本封面
中式美学的适配度直接拉满
佛山五区“语文课本封面”。图/佛山发布
当镜头下的美景
和记忆中的课本封面相遇
美景有了生命力
锦绣河山也添了几分书卷气
如何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
感悟文化之美
陶冶心灵之美
也成为全国两会上热议的话题
如今“说走就走”的旅行早已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22.93亿人次。从中不难看出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蕴含的蓬勃生机,也正因为我们和自然、和远方的距离越来越近,才会有那么多网友一下子就被“课本封面”吸引。
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
在我们少年的时光里,都曾留下一个共同的回忆,叫“熟读并背诵全文”。如今再看封面背后的课文,都会让我们无限怀念和感慨。正因为我们曾经和这些课本一起长大,所以当“课本封面”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时,才会在最短时间内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就此而言,“课本封面”也不一定必须是那些令人耳熟能详的名胜古迹,它可以是许多和日常生活相连的温暖瞬间,也可以是城市、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动人画面,还可以是我们在旅途中录下的珍贵回忆。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太多看不够的风景,说不尽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来评有礼:
语文课本封面,除了是美景风光,也可以是人文景观。如果让你制作佛山十大传统文化(粤剧文化、功夫文化、龙舟文化、龙狮文化、陶艺文化、工匠文化、美食文化、秋色文化、祖庙文化、忠义文化)系列语文课本封面,你会选哪些景观或者景点,为什么?
课本封面那么多,却唯独语文课本封面让人印象深刻。有人称语文是“最美学科”,你认为语文之美美在哪?
你认为,如何通过借助文学、美学的力量,向市民、学生等群体传递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现美好山河,达到美育的效果?
(编辑:肖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