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网评 | 出了课堂就能进厂房,破解人才供需“两张皮”

2023-01-03 16:41 来源:佛山新闻网

上午在学校教室学习理论知识,下午再到学校精密加工工厂、直升机维修中心或飞机设备修理工厂实践学习……日前,武昌职业学院首批校办工厂启动改建,这种在校内就能实现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模式,将用于该校航天航空专业。该校也成为湖北省首个在结合航天航空专业群领域自建工厂的高职院校。(12月27日 《楚天都市报》)

职业院校办学以就业为导向,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不完全适应,尤需借助实践平台,深化产教融合、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是故,不少职业院校与知名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邀请业界专家助阵讲学、定期安排工厂实训,然而往返路程遥远、学校所学和企业所需不相匹配等,都导致学生对此认同度普遍不高。

上述学校“另辟蹊径”,在与国内优质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办学基础上,筹资上亿元成立精密加工校办工厂,实现“校门口实习”——课堂学习和企业实训都可以在校内完成,不失为破解教学实践和社会需求“两张皮”的有益探索,和近日两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鼓励学校、企业以“校中厂”“厂中校”的方式共建一批实践中心,服务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训的精神高度契合。

类似校办工厂的做法,由来有自,最早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今天被赋予新的意义。其将产业纳入教学体系,把实训当作“课后作业”,不仅拓展了产教融合的范式,彰显了职业教育的多元模式,更达到了知识与实践的完美结合。随着校办工厂投产,学生们出了课堂就能走入厂房进行专业认知,每日与行业最新设备、前沿技术打交道,真正打通职业教育从理论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近年来还有不少地方倡导行业企业办学、校企共建合作,但往往“校热企不热”,企业办学主体地位不明确、合作权责不对等、激励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因素,均制约学校和企业间难以形成持久的深度合作关系。职业院校自筹经费开设工厂,也有望避免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等问题,同时可凭借在科技、信息、开发环境、试验条件以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带动学生高质量就业,让学生尚未毕业即已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人才。

期待新时代下的校办工厂可以作为一根撬棍,撬动国内职业教育探索出一条解决“一头热”、“两张皮”问题的新路子。当然,这条路的探索方才开始,亟须社会多方的呼应和支持。就目前来看,校办工厂自筹资金难度不小,如何在学校意愿和资源实力之间取得平衡,在培养制造业高端技能人才方面取得实效,以吸引和激发社会各方力量支持校办工厂的热情和信心,可能是未来面临的一大挑战。

文/孔德淇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佛山新闻网的文章均系佛山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佛山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网评2

(编辑:黄银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