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河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2024-12-26 17:16 来源:佛山日报

12月24日,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播出生态环境部当天公布的38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的最新消息。其中着重介绍广东佛山高明河注重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

  精准找出流域各区域问题,实施全流域强统筹大兵团分层次治理……过去几年,高明河水质实现由“脏-净-清-美”的“多级跳”,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市考断面及主干河涌全部消劣,交出了复合型水污染系统治理的高分答卷。

  精准治理打出全流域治水组合拳  

  治水要先变思路。近些年来,高明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坚持以流域治理推进水质持续改善为核心,主动打破传统治水模式,通过高标准组建区镇两级治水工作专班,建立建强区镇治水指挥体系,系统推进治水、护水、兴水工作。

  为落实一线督导工作,高明区创新建立了以倡议书、承诺书、协议书和监管执法组合拳为核心的“三书一拳”制度以及“三函一牌”等机制,压实各级河湖长、企业和村居管水治水责任,全区正式迈入全流域治水、大兵团作战的新阶段。

  高明河流域呈现出上游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突出、中下游城镇生活及工业污染负荷重的典型复合污染特征。治水不仅要解决当前最突出的水污染问题,更要建立长期高效的治水机制。

  突出“建管并重”,过去三年,高明区全力推进生活污水处理,通过建立先摸查后建设、区镇协同等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实施管网延伸修复工程,全面提升了城镇截污纳管能力和管理水平。三年来,全区累计完成污水管网建设94.26公里,修复管网131.6公里,雨污分流改造20.1公里,日均污水处理量提升5.3%,污水处理效能保持全市前列。

  突出“集聚集中”,高明以“绿美、平安、智慧、共享、高效”五大理念,整合资源、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推动工业园区实现生态化循环化发展。过去三年,全区九大工业园区296个排水单元实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雨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

  针对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的纺织印染产业,高明还通过集中治污、中水回用,建成全市首个以污水趋零排放为主题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工业示范园区,相关经验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二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实践案例。

  融合发展做优生态、安全、经济三条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明优秀的生态环境资源,为地方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高明河流域面貌改善,为高明培育做优生态、安全、经济三条线奠定基础,水产城融合发展、生态经济共赢的局面已初步显现。

  优化“生态线”,水岸同治“以水美城”。高明把水生态修复摆在全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位置,先后完成清淤疏浚156公里、江心岛生态修复4个,并通过水系连通工程,形成“西江—西安河、秀丽河—高明河—西江”等多个干支流互通体系,营造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宜居环境。

  筑强“安全线”,堵疏兼顾“以水护城”。近些年,高明坚持防御外洪和治理内涝并重,高标准完成沧江水利枢纽重建工程,加固高明河堤围21.52公里,西江流域及中心城区防洪标准均达到50年一遇水平,同时实施重要排涝泵站重建工程,有力保障了排涝安全。

  活化“经济线”,激发水文化新活力。过去几年,高明通过古村活化等工作,在城区串联起滨荷Park生态文创园等滨水景区,打造出集休闲运动、美食作坊、儿童乐园等主题于一身的沿江路西江文旅经济带。今年国庆“黄金周”新启动的蘇村锦鲤文化街区,7天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

  高明河成功获评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标志高明“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已走在全省前列。今后,高明区将继续深入打好碧水攻坚战,让碧水清流更好惠泽人民。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祥锐 通讯员王秀艳

(编辑:梁智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