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闻网讯 珠江时报记者黎小燕 通讯员吴小清报道:今年5月18日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记者从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南海区多个文博场馆将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市民相约一场奇妙之旅。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为充分发挥全区博物馆的宣传阵地作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南海区文广旅体局组织全区文博场馆积极开展相关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破空间局限,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让大家充分感受到博物馆的力量。
其中,南海区博物馆联盟线上show将带观众一起云游博物馆,让观众足不出户“打卡”区内部分文博场馆。南海还将推出“我与博物馆的故事”征文活动、“我是导览员”视频拍摄竞赛、“小小讲解员/导览员培训体验课”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博物馆与市民的互动。
整个5月,全区各大博物馆将推出多场线上文化活动,如南海区博物馆将以云课堂的形式,通过线上展示南海区内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十番音乐(佛山十番),让观众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南海区智城西洋艺术馆将举办“物以载道——中国与沙特非遗数字展”,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非遗展。
除线上活动外,全区还将举办丰富的系列展览、讲座和宣教活动。其中,南海区博物馆举办临时展览《千年奇石熠熠生辉——广东英石雅集》和巡回图片展《凝固的诗歌——岭南传统建筑文化展》,以及博古讲座《驿路弦歌——华南抗战办学史迹抢救与保护》(暂定名),介绍南粤古驿道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则举办“听鸿夜话”系列讲座,为市民揭秘“南海一号”古代沉船水下考古项目。
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也是此次国际博物馆日推出的比较有特色的活动。南海区博物馆将推出“探索工坊”实践活动之“双肩石器的探索体验之旅”,以及拓“石”成“画”——“奇石”艺术手工体验活动。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则启动“邂逅历史印记大观伴我成长”研学培训系列活动,通过看文物、拓纸钱、画陶俑,让市民在家门口共享文化盛宴。
此外,南海区还将推进非遗“六进”活动,推动非遗进校园、街区、园区、社区、商业区、景区,助力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编辑:黄开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