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国资国企力量 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2025-01-07 08:32 来源:佛山日报

  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报告指出,要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其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被放在首要位置,可见市委对于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视。

  当前,佛山吹响了“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号角。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国资国企也肩负着新的使命任务,迫切需要进一步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以“二次创业”的精气神,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提供更有力支撑。

云海大健康产业园由佛山建发集团建设运营,园区总投资超25亿元,图为产业园效果图。/资料图片

  “再造一个新佛山”需要国资更大支撑

  佛山是制造业大市,与民营经济相比,佛山国资国企一直存在着不大不强的痛点。特别是与周边城市以及其他万亿城市相比,佛山国资规模实力总体偏小、盈利水平不高、产业引领作用偏弱、服务招商能力偏低等问题仍然突出,与佛山超万亿GDP和经济总量排名全省第三的经济地位并不匹配。

  2022年8月,佛山启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出台《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并组建八大市属企业集团。

  两年多时间,佛山市国资国企统筹推进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三项制度改革、项目投资并购等各项工作,在服务佛山改革发展大局中实现企业经营业绩平稳增长。

  2024年,佛山控股集团、佛山建发集团、佛燃能源、佛山市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四家市属国企登榜“2024广东企业500强”,相较2023年新增一家。

  “市委提出‘再造一个新佛山’,需要佛山国资国企作出更大贡献。”市委委员,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李灿表示,这个要求对于国资系统来说目标更高、压力更大,新的一年国资系统会更加努力、拼命加油干。

  以二次创业精神 推动国资国企改革

  市委全会明确要求,国资国企改革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统筹推进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三项制度改革,推进国资国企“三个集中”,提升企业规范化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强化对国企的监督管理,推动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

  所谓“三个集中”,即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三个集中”是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和主攻方向。

  比如,佛山控股集团坚持强化产业投资平台功能,全力提升服务城市安全、民生事业、产业体系、招商引资、人才发展、中心工作等“六大服务能力”,为佛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国企力量。

  佛山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应统表示,未来佛山控股集团将继续配合好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把国企做强做优做大。“佛山控股集团也设立了一个发展目标,即争取三年进入中国500强、五年进入中国300强,以国企力量支撑‘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发展目标。”他说。

  市委委员,佛山工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潘婉文表示,作为市属国企,工贸集团拥有20年的发展历史,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也是“二次创业”,工贸集团将按照全会要求,更加奋发有为,进一步落实好各项改革发展的任务,服务好佛山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发挥国资力量 不断培育新动能

  从全国来看,近几年,地方国资不仅主动参与市场竞争,更是当起城市招商“合伙人”,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为城市晋级创造新的可能。

  合肥通过创新国资引领的产业投融资模式,引入培育京东方、科大讯飞、长鑫、蔚来等龙头企业,助力合肥构建起以“芯屏汽合”“集终生智”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各地关注的焦点,被冠以“最牛风投城市”的称号。

  2024年8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施行。随着税收返还、厂房代建、房租补贴、固定资产投资补贴、土地优惠等直接优惠政策受到限制,资本招商“以投代补”“以投带引”进一步成为各地招商引资的关键一招,需要国资国企发挥更大作用。

  全会提出,健全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体系,切实充分发挥好以投代补、以投带引作用,推行“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招商模式,健全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佛山市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吴昊表示,将依托即将组建的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健全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体系,以投代补、以投带引,进一步推行“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招商模式,引入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提供有力支撑。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阮凤娟、莫璇、倪玉洁、何其辉、周龙凤、林俊鹏

(编辑:梁智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