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绿履职 佛山人大投身绿美佛山生态建设

来源:佛山日报 时间:2023-09-13

  市内公园,处处繁花盛开;水中岛屿,水杉成林、鹭鸟飞翔;一个又一个森林公园,漫步其中,尽享“森”呼吸……

  在佛山这个制造业大市,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已在城中心、在绿道里、在山水间徐徐展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3年初,广东发布2023年第1号总林长令,要求全面开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佛山迅速响应,通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绿色通道品质提升行动、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全民爱绿植绿兴绿行动、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行动,打造“半城山水满城绿”的绿美佛山。

  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大局,佛山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结合本地实际,聚焦佛山“半城山水满城绿”主题,依法履职,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努力为推动佛山真正实现水变清、岸变绿、景更美建言献策,凝聚力量。

  “小切口”立法,以法治之力守护绿水青山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不断显现的背后,离不开法治的保障与守护。

  佛山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系统治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围绕大气、水、固废、土壤地下水这四个要素,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助力佛山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坚持“小切口”立法,先后颁布实施涉及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扬尘污染防治、排水管理、河涌水污染防治等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地方性法规,用法治之力守护佛山绿水青山。

  其中,《佛山市河涌水污染防治条例》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为推动该法规在佛山落地落实,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对该法规的贯彻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佛山市河涌水污染防治条例》的有效实施,为助力佛山开创治水兴水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促进佛山的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2年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14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5.7%,劣Ⅴ类比例为0。截至今年6月,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验收完成89条,完成进度占比74%;生活污水处理质效提升,2022年以来完成新建或修复管网1713公里、雨污分流改造108.4公里、暗涵整治46.94公里;岸线整治工作稳步推进,2022年清理江河两岸问题17195宗,因地制宜开展景观提升,新建碧道298公里。

  佛山是制造业大市,制造业基础雄厚。在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也不断增加。开展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立法,细化补充上位法规定,统筹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势在必行。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启动《佛山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立法,旨在通过地方立法,防止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今年1月,《佛山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草案)》进入审议修改阶段,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对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单位的全链条监管处罚制度。

  市人大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条例一方面明确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合作机制,通过区域会商、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方式,加强工业固体废物跨区域监管协作,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构建工业固体废物全方位、多层次、深领域的联合执法体系;另一方面细化了政府部门服务企业的具体职责,明确市政府应当制定有关扶持政策,支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转型升级,并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相关标准,推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市场化发展,彰显地方立法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聚焦绿美佛山,积极开展主题活动

  7月,骄阳似火。佛山市2023年“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月在佛山大地如火如荼开展。

  为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省委工作安排,省人大常委会将“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作为今年活动主题,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这一主题精心谋划活动。

  7月11日,2023年佛山“人大代表活动日”当天,全市32个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和351个人大代表联络站,统一集中组织我市的全国、省、市、区、镇五级人大代表进联络站开展活动。

  佛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钛发挥带头作用,以省、市人大代表身份,走进高明区荷城街道中山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代表进站活动,接待选民群众。进站的人大代表围绕生态公园建设、园区绿美建设、桉树林改造等问题建言献策。对于进站群众提出的关于修建黄翁山公园休闲绿道、整改部分设置不合理的交通反光柱等意见建议,高明区委、区政府和区城管局、区公安交警大队等一一进行了回应。

  活动当天,全市代表们共接待群众4500多名,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80多条。目前均已及时跟进办理,有效推动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绿美广东建设的良好氛围。

  今年“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月期间,市人大常委会还组织我市的全国、省人大代表深入开展“绿色减碳降碳行动”专题调研,实地走访瀚蓝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和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并召开座谈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要求各地实施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持续提升山边、水边、路边、镇村边、景区边“五边”绿化美化品质。

  佛山市委部署开展“江河两岸、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行动工作,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加快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形象品质。

  作为南海区的主干公路,广佛新干线全段长13公里,横跨狮山、大沥两个镇,人员密集、车流量大,是展现佛山城市环境的重要窗口。为推动广佛新干线沿线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今年6~7月,胡钛两次率队到南海区大沥镇、狮山镇开展调研,并将其作为市人大常委会的重点督办工作。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督办之下,南海区镇合力开展广佛新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着重从加强道路沿线围挡管理、保洁管理、市容市貌整治提升及绿化提升等方面进行综合整治,并取得良好成效。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示范引领下,各区、镇(街道)人大也围绕绿美佛山生态建设积极履职。高明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环境整治及景观提升调研暨人大代表“零距离”知情知政活动;禅城区南庄镇人大先后组织人大代表围绕季华西路沿线景观环境整治等绿美佛山生态建设工作集中视察2次、代表小组专题调研监督3次。

  如今,佛山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季华路、佛山大道、广佛新干线、禅西大道等14条主要道路的问题围挡整改工作已全部完成,不应设置的围挡基本应拆尽拆,确需保留的围挡基本做到设置规范、外观整洁、内部有序,围挡破损、垃圾成堆和材质不统一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加强跟踪督导,助力江心岛景观风貌提升

  在佛山大地,浓浓的绿意沿着佛山纵横交织的3000多条河涌蔓延。位于河道和主要河涌内的江心岛是绿美佛山蓝图上一颗颗美丽的珍珠。

  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多江汇流冲积而成的48个江心岛处于水陆交错带,是水域和陆域生态互相承接的多类物种栖息地。江心岛及其周围的近岸水域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了生物多样性保育载体,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物质供给、生态调节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023年,建设绿美江心岛列入绿美佛山生态建设工作的重点和亮点。佛山进一步科学推进江心岛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实施过程中注重优化调整树种林种结构,因地制宜打造高质量林分和优美林相,让江心岛更绿、更美、更有色彩。目前,绿美江心岛工作已完成第一阶段综合整治工作,累计拆除违法建筑面积约21.53公顷,完成复垦复绿面积约64.93公顷,并开启第二阶段保育提升工作。

  聚焦市委重点工作,佛山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围绕绿美江心岛建设积极作为。7月21日,顺德区勒流街道人大工委组织部分人大代表视察鲤鱼沙岛,为江心岛生态修复工作建言献策。

  鲤鱼沙岛位于北江干流顺德水道勒流段,面积约548亩。鲤鱼沙岛2005年经勒流街道勒北村委会及三漕股份社全体村民投票后出租。承租方投入上千万元对其进行基础建设。岛内有人工挖掘连通的网状水系和10个植物茂盛的小岛,形成了“一网多岛”的特色。经过10多年的生态修复,鲤鱼沙岛从一片荒芜滩涂变成了“鹭鸟天堂”。

  “鲤鱼沙岛鹭鸟纷飞、绿树成荫,环境非常好。希望未来鲤鱼沙岛能够对外开放,并在周边建设亲水平台,让市民游客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保育工作。”顺德区人大代表劳艳贞在视察鲤鱼沙岛后,与其他代表一起着手准备起草一份建议,为鲤鱼沙岛生态保育、后期建设献策。

  接下来,佛山将加快推进绿美江心岛专项规划的组织编制,强化规划实施和项目落地,建立绿美江心岛建设包岛单位工作督导责任制,由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市纪委监委、团市委、市妇联、有关企业和五区牵头建设一批先行示范岛,以禅城海心沙、南海平沙岛、顺德灯笼沙等10个示范岛为对象,因岛施策落实江心岛植物群落配置优化调整,打造高质量林分和优美林相,逐步实现江心岛景观风貌提升,实现我市江心岛生态价值转化利用。

  站在高起点,冲向更高峰。在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佛山正蹄疾步稳,奋力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佛山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