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佛山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资源要素保障专场)
时间:2024年10月11日上午10:30
地点:佛山市新闻发布厅
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今天在这里举行“佛山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资源要素保障专场),主要是请市自然资源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佛北战新产业园三水指挥部向大家介绍我市“点燃”资源要素保障“引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有: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周霞女士;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吴中华先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甘志宇先生;佛北战新产业园三水指挥部招商引资办、征地拆迁办、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建设办主任,三水区副区长罗俊宇先生。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市委宣传部沈建明。
今天的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第一项议程,市自然资源局通报我市“点燃”资源要素保障“引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第二项议程,回答媒体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周霞女士介绍我市“点燃”资源要素保障“引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
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周霞: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见面,介绍我市“点燃”资源要素保障“引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首先,我代表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向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单位代表及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自然资源工作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佛山国土空间格局不断优化,重大产业、重大项目资源配置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我们坚持规划引领,国土空间格局不断优化。佛山正以大格局、大勇气,创建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加快探索现代化建设有效路径。在规划编制上,我们按照“谋战略、优空间、提品质”的原则,编制《佛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构建“三屏六楔、两脉两环、蓝绿成网”的市域生态保护格局;编制《佛山市工业用地红线划定》,划定54个万亩工业集聚区和44个千亩工业集聚区,控制工业用地红线规模不少于450平方公里,保障制造业发展空间,打造“中部强核、东西两带、南北两圈”高效联动的产业格局;编制《佛山市大型产业集聚区(佛北战新产业园)总体规划》等,保障佛北战新产业园、市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等重大战略平台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集聚集群发展。今年,我们继续谋划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提升工业集聚区规划编制标准,密切监测工业用地流向、流量,不断夯实佛山制造业大市的要素基础。
第二,我们坚持精准供给,资源要素保障作用不断彰显。应对工业不连片、产业不成带、土地碎片化以及工业用地被挤压等难题,佛山以极大的决心和魄力,打响“用地空间保卫战”。一方面,要素保障做到最“优”。激励存量盘活,坚持实行“增存挂钩”,利用各项政策充分保障用地指标,近三年批准用地总量超7.4万亩。加强项目遴选,倾斜保障工业产业、民生公益项目用地需求,在批准总量中占比分别达到45%、48%。强化布局管控,有序推进工业用地集聚区外零散、破碎、低效的现状工业用地腾挪集聚,批准工业总量的80%落在红线集聚区范围内。提高审批效率,通过制定审查标准清单、组织协调会议、实行并联审批等措施,有效压减业务审批时间,实现建设用地审批“应保必保”、审批速度“应快则快”、审批环节“应简就简”。另一方面,土地供应做到最“快”。推行“标准地”供应,保障项目“快落地”;开展“带方案”出让,助推项目“快开工”;支持“标准化”厂房建设,引导企业“快集聚”。仅去年以来,全市以“标准地”供应方式出让工业用地343宗、面积约2.18万亩;“带方案”出让工业用地38宗、面积约2171亩;全市供应标准厂房用地40宗、面积约4364亩,计容建筑面积约1005万平方米。近三年全市累计供应工业用地面积超过4.03万亩,排名全省第一。
第三,我们坚持重点攻坚,存量低效用地有效盘活。紧盯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老旧工业园区改造等“硬骨头”,实施重点施治,打响“存量盘活攻坚战”,有力支撑了产业“上新”。今年以来,已处置2009-2023年批而未供土地约2.06万亩,闲置土地1429亩。启动新一轮老旧工业园区改造升级攻坚行动,划定13个重点改造片区,构建起由市领导挂点联系项目建设和项目“红黑榜”管理工作机制。截至9月底,全市累计完成拆除改造17.01万亩,动工实施7.12万亩。其中今年以来共完成拆除改造5408.95亩,完成“工改工”土地供应2369.05亩。
第四,我们坚持改革思维,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全面开展不动产登记带押确权、一手房和二手房“带押过户”,打响“营商环境提升持久战”,实现抵押权转移与房屋产权转移无缝衔接,进一步提升交易安全性,缩短交易时间,降低过户成本。今年共办理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7126件,抵押金额90.5亿元。推行“交地即发证”“验收即发证”“交房即发证”,建立起从土地交付到土地首次登记、从竣工验收到房地一体首次登记、从商品房交付到首次转移登记的不动产登记服务体系。创新化解不动产疑难问题,印发《关于化解我市当前房地产项目群众办理不动产权证堵点、难点问题的指导意见》,明确因开发商出让合同违约及欠缴税费、带查封确权、带抵押确权、开发主体缺失等情况下的化解路径。推动抵押登记等多项高频登记业务网上办理,实现不动产登记“零跑腿、不见面”办理,让数据“多跑路”、市民和企业“少跑腿”。今年全市不动产业务登记总量、“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发证总量、“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量、抵押金额均位居全省第一。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全力做好三方面工作,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全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方面,建立健全“双挂钩[ 双挂钩:增量安排与存量盘活挂钩、增量安排与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挂钩。]”机制,集中资源保障重点项目、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用地需求;加快集体建设用地管理优化政策发布实施,对2018年以来我市集体建设用地政策适度放宽,满足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需求;探索指标有偿使用制度,积极盘活沉淀资源。第二,全力推进助企纾困解难方面,降低工业用地基准地价,持续加强工业用地供应,稳定工业用地供应规模,保障产业项目落地;落实《关于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推动好地、净地、纯地加快出让,降低企业开发成本。第三,全力提升服务工作效能方面,探索“交地即交证即抵押”服务,指导企业缴清相关地价款和税费同时申请办理土地首次登记和抵押登记;拓展“带押过户”范围,无需企业先办理原抵押注销后再办理新抵押登记,进一步缩短融资抵押时间和成本;探索土地“带押过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融资压力;开展“量身定制”服务,建立产业主体诉求“直达快办”机制,第一时间解决不动产登记问题;推广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预告登记,对未达到投资总额25%的国有建设用地,允许办理使用权转移预告登记,进一步满足企业投融资等需求;推行乡村规划师制度,派驻乡村规划师到村集体一线,搭建与村集体沟通的桥梁,为村集体在规划、土地政策方面答疑解惑,提供咨询,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资源要素保障离不开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参与。希望广大市民群众,各位媒体朋友能够继续关心、支持我们的各项工作。新征程上,我们将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协调保障与保护,持续增强要素统筹配置能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佛山篇章作出应有贡献。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周霞女士。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回答媒体朋友关心的问题。请工作人员做好准备,并请获得提问机会的媒体朋友首先通报自己就职的新闻机构。
问题一:各位领导上午好,我是新快报记者,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请简要介绍今年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吴中华:
2024年,全市安排省、市重点建设项目543项,总投资超过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22.92亿元。其中,安排省重点项目177项目,总投资6333.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99.52亿元;安排市重点项目366项,总投资3922.7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23.41亿元。
初步统计,1-9月,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约1080亿元,约为年度计划投资的88.8%,超过时序进度13.8个百分点。其中,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约610亿元,约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87.8%;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约470亿元,约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90%。2024年,全市计划新开工省市重点项目96个,截至9月底,已开工82个,开工率85.42%。
从基础设施项目情况来看,今年有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南站段(南段)已通车运营,与佛肇城际、佛莞城际、莞惠城际实现“四线贯通”运营,有效强化大湾区交通联系,形成大湾区1小时通勤圈。地铁3号线全线已具备载客条件,本年新增分段开通,强化与广佛线、2号线以及广佛环城际组网运行,为沿线市民提供公共交通出行新选择。广湛高铁佛山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项目7月一开工即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
从产业项目情况来看,全市重大产业工程共380个,1-9月完成投资约720亿元,约为年度计划投资的97%,拉高了重点项目建设的总体进度,有力支撑了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计划开工的重大产业项目78个已开工68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整体呈现出良好态势。瑞浦动力与储能锂离子电池及系统制造项目(一期)、星源材质高安全高性能离子电池隔膜项目(一期)等一批新能源方向先进制造业在佛山完成布局,嘉士伯(佛山)啤酒生产基地项目主体已基本完工,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从民生保障项目情况来看,教育项目中,桂城一中项目已完成验收工作,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顺德美的学校(二期)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土建内容施工,进入工程收尾阶段。医疗卫生项目中,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迁建工程、佛山市新社会福利院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佛山市和祐国际医院已初步投运。文化旅游体育项目中,长鹿新建项目、金沙岛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已顺利开工。居民保障项目中,禅城区党校地块安置房项目、江海路E地块保障房项目等居民保障项目完工验收投用。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大家!
问题二:各位领导好,我是南方日报的记者,请简要介绍近年来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情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甘志宇:
近年来,佛山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保持产业永远年轻、重塑佛山制造形象的主攻方向,重点培育发展高端装备、机器人、医药健康、新型显示、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构建以产业链为纽带、以聚集性发展为特征的新兴产业生态。在这里重点介绍几个产业,例如机器人产业,我们出台《佛山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实施全产业链培育,从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和技术研发,到中游的机器人本体制造,再到下游的系统集成与应用,从生产工业机器人到特种机器人,再到服务机器人,已初步形成上下游协同、“链主”汇聚、链条完备、产品多元的机器人产业生态。2023年,佛山机器人全产业营业收入589.1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智能机器人整机营收50亿元,工业机器人营收48.5亿元,全年生产工业机器人2.3万套。医药健康产业方面,我们专门成立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高标准规划建设云东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重大平台,先后出台《佛山市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促进佛山云东海生物医药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等政策文件。2023年,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实现总产值462.2亿元,已形成以现代中药、医疗器械为基础,生物药、创新药为重点,高端医疗装备为后发的产业格局。新型储能产业方面,我们出台《佛山市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打造新型储能制造业集聚区和新型储能技术先导区。2023年以来先后引进广东邦普一体化新材料、星源材质华南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电将军先进储能总部基地等百亿元级大项目。目前全市共有锂电池领域的企业及项目超100个,形成了覆盖正负极材料、隔膜等关键原材料以及电池成品、生产设备、系统集成、电池回收利用的全链条布局。我们还大力发展中试产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中试产业的意见》,围绕优势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和未来产业布局,构建主体多元化、重点产业全覆盖的中试服务体系,以此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产业孵化力、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全力打造“概念验证之都、小试中试天堂”。谢谢!
问题三:佛北战新产业园是我市优化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实现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要产业平台。请介绍一下推进佛北战新产业园三水片区规划建设相关工作情况。
佛北战新产业园三水指挥部招商引资办、征地拆迁办、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建设办主任,三水区副区长罗俊宇:
首先感谢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的记者提问。佛北战新产业园是广东省七个大型产业集聚区之一,也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实施北向战略核心和支点。佛北战新产业园三水片规划面积235.41平方公里,其中重点打造3个核心起步区,包括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大同湖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大塘新材料产业园。
这里我从4个方面向大家通报一下佛北战新产业园的建设发展情况。第一就是我们进行了园区的管理体制改革,在这个园区成立之初,市委、市政府就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佛北战新产业园三水片区的指挥部,指挥部由市领导来任指挥长,有4个职能部门,为发展提供服务。同时也争取到省医药健康管理部门,包括省药监局等的支持,打造省药品监管管理制度改革的先行区。这几年佛北战新产业园在省大型产业集聚区的考核评比中,都获得了良好的等次,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第二个方面我介绍一下规划和国土情况,佛北战新产业园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在园区的开始就首先编制规划。通过规划的编制,构建了从产业规划到概念规划到控规到城市设计这样一个比较完善的规划体系。规划编制好以后,我们也注重规划的实施,对每一个工程建设项目,包括园区的基础设施、产业项目,我们都按照规划进行管控,确保高水平的规划引领高水平的建设。市自然资源局,省自然资源厅对佛北战新产业园三水片区非常重视。近几年批准了的建设用地指标达1.2万亩,力度非常之大。
第三个方面我介绍一下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所谓筑巢才能引凤,园区的基础建设搭建良好的产业空间载体,才能吸引到好的项目。在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坚持3.0园区的建设标准,我们希望能够为引进的项目降低成本,提供便利。
第四个方面我介绍一下园区的招商引资情况,招商引资是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做好招商引资要从做好服务开始,我们对园区的所有项目都实施了全程代办,配建了园区的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是省、市、区的行政部门直接进驻,“零距离”为企业提供服务。成立了三个招商专班,包括医药健康,医疗器械和新材料,统筹推进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对标先进,坚持高标准规划,引领园区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探索招商引资新举措,推动佛北战新产业园向高质量发展。也欢迎各位媒体邀请社会各界朋友到三水走一走,这里热火朝天的产业建设、蓬勃发展的产业项目,万亩连片的空间,相信会获益匪浅,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罗俊宇先生。各位媒体朋友,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媒体朋友,接下来各位媒体朋友可以就所关心的问题,持续关注官方发布的相关信息,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