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起“顺德楼” 办好民生实事!扶贫干部梁戈扬积极探索社区“造血”路

2021年02月25日 11:39 来源:珠江商报

  核心提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徐闻县迈陈镇迈市社区第一书记梁戈扬时刻牢记这句八字军令。如今,社区里建起了“顺德楼”,发展临街商铺,梁戈扬倡议社区改变以往粗放的集体资产管理模式,探索出了一条“造血”路。梁戈扬为脱贫攻坚所付出的真心和努力,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受助村档案】

  徐闻县迈陈镇迈市社区靠近迈陈镇的镇中心,距离镇政府仅几百米,受其辐射带动作用,发展潜力相对较大。该社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下辖9条自然村,总人口7903人,全社区有贫困家庭91户、共321人。2019年,迈市社区脱贫摘帽,脱贫率达到100%。

  第一书记故事:村民喜欢叫他“扶贫哥”

  梁戈扬原来是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的一位科员,2019年5月14日,他来到徐闻县迈陈镇迈市社区任第一书记。因为知道梁戈扬是到村里开展扶贫工作,是来帮助贫困户,当地的村民都喜欢称呼他为“扶贫哥”。

  作为一个“外来人”,梁戈扬深知,要想得到当地人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先带头做好表率。他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的守则,在迈市社区发挥了“头雁效应”。

梁戈扬深入社区收集社情民意,为群众解忧。

  除了日常走访贫困户之外,梁戈扬还拿上了锄头,脚踩田间地头,和居民们打成一片;他一次又一次带头组织动员捡垃圾,发动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更主动拿起扫帚在村道上清理乱石,拆除违建……梁戈扬的亲力亲为,很快就赢得了居民的认可和赞赏,也为后续扶贫工作的展开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浓眉大目、肤色黝黑、身板硬朗的梁戈扬眉宇间总是透着沉着与淡定。所以经常有好奇的居民会问他:“扶贫哥,你以前入伍当过兵吗?”

  而梁戈扬总会笑着回答:“虽然我以前没有服过兵役,但让我感到光荣的是,我现在也是一名扶贫战士,奋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

  扶贫亮点:

  转变粗放的集体资产管理理念

  2019年11月,迈市社区利用顺德扶贫资金73万元与社区自筹资金25万元,在迈市社区的自有土地上建成了两层临街商业铺位,该工程在2020年8月竣工。为留下顺德区的帮扶印记,这座商铺被命名为“顺德楼”。

  但令梁戈扬感到不解的是,“顺德楼”建成一段时间后,迟迟未见有商户落地。通过四处走访,反复调查,梁戈扬发现迈市社区并没有集体资产的管理意识,一直以来对集体资产实行粗放式管理,“商业铺位建成后,没有进行公开招租,也没有进行过相关宣传。所以,商户不找上门来,并且社区也不主动去寻找商户,这才导致了商业铺位的空置。”

  找到问题的关键,梁戈扬马上组织迈市社区两委干部开会讨论研究。梁戈扬在会议上介绍了顺德区内商铺的出租模式,并建议将迈市社区商铺资产放在镇级三资交易平台进行公开招租。梁戈扬倡议迈市社区要转变以往较为粗放的管理理念,推动集体资产管理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化,依法走进市场,接受群众监督,让集体资产收益能够实现最大化。

  在梁戈扬看来,迈市社区致贫的原因多样复杂,但要摆脱贫困首先就要从理念认识入手,“理念转变了,脱贫工作才能出成效,财富才会接踵而来,不仅是贫困户要改变‘等靠要’的思想,社区干部的管理思路也要跟着改变。”

  梁戈扬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社区领导的全力支持,随后,“顺德楼”被放到镇级三资交易平台上进行公开招租。2019年10月,“顺德楼”的临街商业铺成功出租,每年租金达54960元。这次的成功出租,不仅给社区带来了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居委会干部的集体资产管理思路。

  真心为贫困户解难题办实事

  贫困户因何而贫?平时如何维持生计?如何让他们脱贫?……这些都是梁戈扬日思夜想的问题。为彻底摸清了解贫困家庭真实情况,梁戈扬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走遍12平方公里、9个自然村及街道、走访了91户贫困家庭,花了两个月时间,了解社区的情况。

  在走访过程中,梁戈扬认识了贫困户邱学武。邱学武夫妇育有两个小孩子,但一家四口中只有邱学武本人具有实际劳动力,他的妻子一直体弱多病,是村里人都知道的“药罐子”,劳动能力几乎为零。

  梁戈扬告诉记者,鉴于部分地区对2016年首批脱贫家庭实行停止发放生活低保金的政策,但因为疾病、上学、意外等各种原因,失去劳力的家庭又会重新出现收入骤降或不稳定现象,“邱学武一家人正是这样的情况,因为他妻子的疾病未能归类为大病,相应的医疗帮扶手段也非常有限,所以低保金被停,让这个家庭的生活变得雪上加霜。”

  面对这样的情况,梁戈扬无数次到邱学武家中走访核查、并牵头与村两委干部商讨解决方法,多次积极与镇上的农办、民政等部门沟通,主动地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为邱学武争取帮扶措施。

  经过不懈努力,2019年12月,相关部门终于承诺将邱学武一户重新纳入到生活低保金保障范围。知道这个好消息时,邱学武妻子热泪盈眶,她哽咽地说:“梁书记,是您救了我们一家人,真的很感激您!谢谢!”

 

  文/珠江商报记者陈家好 通讯员黄卓鹏刘冬

(责任编辑:马菁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