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匠人一双手一片篾“筛”利40载

2021年04月15日 10:54 来源:珠江时报

  一把刀,一双手,再加上几根竹和古老的测量工具,年近70的张华成,正在坚守着从老一辈传承下来、从事了40多年的行业:佛山南海九江传统鱼筛制作。

  

  fefae8373ced4679b7d01e5730bb24db.jpeg

  

  a2fe89bc487e4647827070334e50266b.jpeg

   张华成与工厂师傅、来访的朋友一起探讨鱼筛的制作工艺。 

   在九江上西村一眼池塘边,有一间并不起眼的小砖屋。在这里,张华成经营着一个专门制作九江传统竹制鱼筛的小工场。

  

  ba8d41258ca042c187151b0dece37a58.jpg

   存放在仓库的竹子和鱼筛。

   据古籍记载,九江人从西江捕捞鱼花进行养殖已有五百年的历史。随着鱼苗业的兴盛,九江渔具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成为珠江三角洲有名的渔具集散地。在此背景下,鱼筛在九江应运而生,主要用于清除鱼花中的敌害和鱼花分级。 

  

  

  

  

    

   九江养殖户崔常乐用九江鱼筛对鱼苗进行筛选。

   鱼筛用经过精细加工的光滑园细的竹篾编成,呈半球形,口径约60厘米,深约30厘米,筛目狭长,以“朝”数表示筛号大小。“朝”大概就是鱼花生长的天数,比如7朝就代表鱼筛能筛选出生长7天以上的鱼花。准确率越高,意味着技艺越成熟。 

  

  cc70e956d93d40eb800c7b10368055e8.jpg

   阳光照在存放在仓库的鱼筛成品上,呈半球形,口径约60厘米,深约30厘米

   张华成的手艺来自已故的老丈人。这门需要时间沉淀的技艺,他一做便是40多年。

   开竹、刨竹、扎圈、拉竹、织筛、上筛、合筛……从竹篾到鱼筛,像张华成这样经验老道的匠人,一个鱼筛也需要三个小时才能制作完毕。

  

  628770a1f4864ae4a40e7a7e290dbe3a.jpeg

   张华成师傅用“莲花刀”开竹,使每条竹条大小均匀。

  

  12d383a76f2a44ac92cd593d5f81328f.jpg

   刨好后再用心把竹拉成适合制作鱼筛的条形,这步骤称之为拉竹。

  

  094d920932e643e085eb401b83c93926.jpeg

   张师傅耐心把竹条和绳子慢慢编织成筛。

   张华成说,祖辈刚开始破竹使用的就是一把柴刀,后来为了方便生产,便研制出了“莲花刀”。

   一套鱼筛,筛目大小不一,筛号达30多个。各地的鱼筛都以九江的为“国标”。张华成说,远至海南、江西、湖南、江苏等全国各地的客商亦会纷至沓来选购九江鱼筛。那时卖鱼筛不仅很赚钱,制作鱼筛的师傅地位也相当高。

  

  8b84719236a844a593dac65a4b1d9965.jpeg

   制作鱼筛用的部分工具。

  

  

    

   张华成师傅在进行上筛工序,需要用到一个成年人的重量来固定鱼筛。

  

  2c823905130048d0862798774c7df388.jpeg

   最后把鱼筛进行修边,一只完整的鱼筛就完成了。

   近五六年来,塑料和不锈钢材质的鱼筛出现,传统手工鱼筛的市场开始受到冲击。原来九江三家鱼筛制作工场,如今只剩下张华成一家。

  

  6e109ef7640344e388aba17cc1b2ef0a.jpg

   原来九江三家鱼筛制作工场,现在只剩下张华成一家。

   由于利润不高且辛苦,没有年轻人愿意从事这一行业。“再过两年我做不动了,我担心这一技艺就要失传了。”张华成希望这项有数百年历史的传统技艺能延续下去。

   目前,九江正着手准备为九江鱼筛制作传统技艺申请南海区级非遗。

 

   策划统筹/珠江时报摄影工作室 方智恒 

   图/珠江时报摄影工作室 钟梓泓 

   文/珠江时报全媒体记者 沈芝强 

(责任编辑:何燕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