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村里的“南海印记”(一)穿行在扇城夕夺拉达

2021年03月09日 11:36 来源:珠江时报

  【开栏语】

  众人拾柴火焰高。社会力量是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一环,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之际,记者数日内行进近2000公里,穿行在南海对口帮扶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越西、甘洛三县,寻找大凉山里的南海社会力量印记。

  今日起,南海慈善会联合珠江时报推出脱贫村里的“南海印记”系列报道,回首脱贫路,启航新征程。

  喜德,彝语称“夕夺拉达”,因城区呈扇形分布,有“扇城”之称。

  穿行在喜德县许多公路和村落时,常看到这样的标语:“共产党瓦吉瓦”“佛山卡莎莎”……在彝语里,“瓦吉瓦”是“好得很”的意思,“卡莎莎”是“谢谢”的意思。

  “这些都是我们村民自发写的。”穿着彝服的66岁大姐阿说阿牛,见到有记者前来,脸上笑开了花,她激动地说:“我们在这里吃得好、睡得好、住得好,卡莎莎,卡莎莎。”

  在喜德县,许多人祖祖辈辈都住在山上的木板房、石板房里,对他们来说,“公寓”一词是陌生的,阿说阿牛一家的情况也是如此。但在南海慈善会的帮扶下,阿说阿牛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是“拎包入住”。

  2020年,阿说阿牛一家搬出大山,搬进了由佛山对口援建的鲁基乡中坝佛山友谊村。崭新的公寓房,沙发、床铺、电视柜、电视机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这些家具家电都由南海慈善会发动社会力量捐赠。同样,在中坝佛山友谊村里,其他50余脱贫户也都实现了“拎包入住”。

  对脱贫户来说,住上公寓房已是奢望,家门口就医更是不敢想象。如今,这两个愿景都已成为现实。

  “远程会诊,1对1村头免费会诊,3分钟连线佛山专家。”在紧挨着中坝佛山友谊村的鲁基乡卫生院中坝分院门口,一张海报吸引村民驻足。院内的远程会诊室里,卫生院的坐诊医生通过视频,与另一头的县人民医院医生连线会诊。

  “通过远程会诊,喜德县乃至南海的优质医疗资源就能下沉到基层。”中坝分院中医师吉额里休说,社会各界的力量汇聚于此,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坐享专家远程会诊。有了社会资源的参与,人才也来了。“包括我在内的6名职工的基本工资,都是来自南海社会力量的帮扶。”吉额里休说。

  住房安全、基本医疗有保障,教育帮扶也要跟得上。对于城里的学生来说,“冬天能喝口热水”根本不能称得上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但在高寒偏远的喜德,学校没有热水设备,平时只能用冷水洗头、洗澡,口渴了,学生们只能打开水龙头喝一口冰冷的自来水。

  为了帮助这些大山里的学生能喝上热水,南海慈善会2019年发起“我为凉山孩子添健康热水”爱心活动,筹集超300万元,为喜德、越西、甘洛三县的学校安装255台热水器,惠及104间学校76223名师生。喜德县思源实验学校校长马海克启感慨道:“以前我们的学生一年四季都喝自来水,不管冬夏,有热水器后,可以喝上温水,真的很感谢南海慈善会,让学生们喝上安全、温暖的水。”

  如今的喜德县,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点滴温暖背后,折射出南海慈善会助力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责任与担当。“精准扶贫瓦吉瓦”这几乎是每个村民的心声。

 

  文/珠江时报记者戴欢婷 杨慧 通讯员陈健彬 邓柱洪 郭婉霞 图/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

(责任编辑:黄银华)

推荐阅读>